今年以来,布拖县人民检察院通过开展“高龄津贴”专项监督,成功追回国有财产6.5万元。
据了解,今年以来,该院切实加强国有财产领域公益诉讼监督,通过“公开听证+诉前检察建议”等方式督促主管部门对违规领取高龄津贴人员启动追回程序,挽回国有财产损失6.5万元,用检察力量夯实了国有财产的保护力度。
“实地走访+数据赋能”,全面排查出存在违规领取高龄津贴线索。该院在履职中发现部分高龄老人在死亡后仍继续领取高龄津贴的现象,便向公安机关调取近三年已死亡高龄人员消户时间信息164条,向民政局调取近三年高龄津贴发放的起止时间和具体金额信息568条,检察干警通过下村入户走访216人次、向村民及家属精准核实高龄人员死亡时间。后运用“大数据监督模型+人工比对”方式,精准排查出全县存在违规领取高龄津贴人员共计48人、违规领取的金额共计7.2万元。
“诉前联调+公开听证”,精准制发检察建议督促主管部门启动追回程序。根据排查结果及相关法律法规,该院召集各相关单位、部门对损失的国有财产如何追回展开磋商并达成一致意见,后发现相关单位、部门未实际履职。该院及时启动诉前程序,组织召开听证会公开听取各方意见后,依法向涉事部门制发检察建议,提出确实履行主体责任追回违规发放的津贴、加强高龄津贴的动态管理和审查工作2项具体建议。督促相关单位、部门及时启动追回程序,成功追回违规领的取高龄津贴6.5万元,剩余部分正在追缴中。
“跟进监督+府检联动”,高效破解高龄津贴发放的信息壁垒。该院在跟进监督中发现,出现违规发放高龄津贴现象的主要原因系相关单位之间的信息共享不及时、缺乏必要的工作配合机制。该院组织县公安局、县民政局、各乡镇召开工作座谈会4次,就及时掌握高龄人员的生活动态、津贴发放核实等工作达成了共识,指导会签了《关于规范加强高龄津贴发放管理的具体工作细则(试行)》,建立信息共享、联席会议等5项协作机制,高效破解了在高龄津贴、低保补助金等领域的信息壁垒,全面加强了国有财产的保护力度。
(布拖检察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