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枫桥式人民法庭】执“善治”之笔,绘就金融纠纷化解新“枫”景

  
2024-07-25 12:43:14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助农创业贷、小额信贷、无息贷款等普惠金融政策正用“活水”浇灌着乡村热土,但由此而导致的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亦逐渐成为了一个“老大难”问题。近日,喜德法院冕山法庭再次用情法融合、倾心调解的工作方法成功化解两起金融纠纷案件。
  


  “你好,请问你是周某某吗?我是喜德法院的工作人员……”“我虽然逾期了,但是银行每月都在扣我的工资,创业有成功就会有失败,银行为什么要这样咄咄逼人起诉我?”“你好,请问你是阿某某吗?我是喜德法院的工作人员……”“我贷款创业失败了,别人也欠我钱,反正我现在还不起,该怎样就怎样吧。”
  
  这样的电话对话,是承办人员在审理这俩起金融案件时的开端,当事人的情绪掺杂着无奈、激动和生气,表示自己已经在尽力还款,但也无计可施了。在了解案情和当事人的情况后,承办人员深感当事人的无力,一边是法律,一边是情理;一边是营商环境,一边是司法温度。于是承办法官决定全力倾心调解,一方面劝说两个银行的委托诉讼代理人理解被告的经济现状,换位思考,给予适当的宽限期,让对方有时间偿还借款;另一方面向被告反复讲明拖欠偿还金融借款的利害关系,耐心解读金融借款法律法规,并对其进行诚信教育。最终,经承办人员的不懈努力,双方达成一致调解意见,握手言和。至此,这两起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件得以圆满化解。
  


  “小杨,谢谢你,若下月我的款项到账我会提前全额还款,若没有我会想其他办法按期还款。”“辛苦你们了法官,我现在已经不生气了。”这样的对话,发生在承办人员送达民事调解书之时,也是这两起金融纠纷案件的结尾。
  
  金融行业的安全稳定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优化营商环境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民生始终是人民法院践行公平正义时的挂念。接下来,喜德法院冕山法庭将继续坚持能动司法,加强调解工作,实现矛盾纠纷高效化解,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高效、温暖的司法服务。
  
  杨晓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