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冷静 吴杰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吴显云)13日,记者在资阳市公安局获悉,近年来,该局情指中心严格落实省公安厅“深耕善治”工作部署和要求,以减轻基层接处警工作负担为重点,以智慧接处警系统建设为抓手,扎实推进12345与110平台对接联动工作,打通12345政务服务平台与110智慧接处警系统双向流转渠道,实现12345与110平台互联互通、数据资源共享,确保非警务警情快速分流,确保群众诉求事项妥善处置。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系统谋划 统筹推进系统升级
2021年起,资阳市公安局党委就部署“智慧110”接处警系统项目建设,致力于打造“高效、规范、集成、智能、实用”的接处警平台,同时将12345与110平台对接联动纳入该项目建设统筹推进;2021年12月,项目完成招标工作,2022年1月开始实施。经过6个月建设,“智慧110”接处警系统于2022年6月21日正式上线运行,12345与110平台通过“三方通话、一键互转”方式实现话务联通,双向分流受理非警务警情,提前半年完成省厅下达的12345与110高效对接联动重点工作任务。自系统上线运行以来,共分流非警务警情24761起,与消防、民政、环保、卫健、城管等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联动处置警情939起。
协调共建 部署完成平台对接
在“三方通话、一键互转”的基础上,稳步推进12345与110平台互联互通,实现工单互派。一是党政同责共建,落实上级工作要求。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郑小清亲自安排部署,要求由市公安局和市大数据局分别解决建设经费,同步推进系统建设,抓紧时间完成系统对接;二是部门协同发力,推进系统平台建设。市公安局情指中心与市大数据局12345热线多次研究出台《资阳12345政务服务热线与110接处警平台对接项目建设方案》,于2022年10月底完成软件、接口开发并分别部署到12345和110平台;三是省厅技术支撑,确保平台互联互通。2022年11月8日,资阳市公安局向省厅申请“跨网交互”服务,在省厅大力支持和指导下,及时对部分接口数据进行修正,通过互联网、公安网联调测试,资阳12345与110平台实现工单互派,非警务警情通过网上无缝流转。2023年3月,对接平台正式上线运行,实现12345与110平台互联互通。
完善机制 促进联动落地落实
资阳市大数据局和市公安局联合出台了《关于贯彻落实<四川省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与110报警服务台高效对接联动工作方案>的通知》(资政数函〔2022〕38号),为非警务警情联动处置提供政策依据。一是拓展网络理政体系。制订《市级快速响应社会联动责任单位清单》,明确城市管理、交通运输、卫健、疾控等26个单位为24小时一级快速响应联动责任单位,确定工作机构、主管领导、专(兼)职人员,配齐装备、畅通联络,对承办的事项按规定时限和相关要求及时处置,确保相应职能和责任落实,解决“横向联动不畅”问题;二是健全高效运行机制。市12345政务服务平台整合35个部门、行业热线,实行统一受理转办,涉及多个部门(单位)、企业联动处置的复杂疑难事项,由市12345热线统一调度、指挥,着力解决复杂事项“联不动”、公安单向“推不动”问题;三是强化办理监督管理。各职能部门对承办的事项按规定时限和相关要求及时响应、联系、协作、回复,市12345热线对承办单位的事项受理、办理等环节进行效能监测,对办理效率与效果实施监察,并定期通报。同时,市12345热线运用督办单、专题协调会、约谈提醒等多种方式对工作推进不力和推进滞后的承办单位和个人进行督促督办和问效问责,坚决杜绝应而不急、联而不动等情况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