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万条学生信息泄露背后

  
2018-10-11 10:16:48
     

  沈智胡明唐玉饶本报记者唐万贵

  很多家长都被各种培训机构的“精准营销”电话、短信骚扰过。商家到底是如何获得学生、家长们的电话及其他个人信息的呢?随着凉山州两名老师及原通信公司“校讯通”代理商市场部经理李某亮等16人被公安机关抓获,一条贩卖公民个人信息的灰色产业链得以曝光。

  近日,记者从凉山公安网络安全宣传周新闻通气会上获悉,凉山州、西昌市公安局联合侦破一起凉山州首例、省公安厅挂牌督办案件——“2018·5·28”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此案彻底摧毁了一个教育、通信企业职工利用职务之便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教育咨询机构非法获取公民信息后进行招生的地下灰色产业链条,抓获涉嫌侵犯公民信息的嫌疑人16名,其中包括教育系统教师两名,原通信公司“校讯通”代理商市场部经理1名。

  5万余名家长收到短信

  今年5月,凉山州公安局网安支队民警在工作中发现,西昌市某教育机构以非法方式获取西昌市大量小学、初中学生信息包括姓名、学校、班级、家长信息、电话号码等5万余条学籍个人信息,并利用短信平台群发大量信息给学生家长进行招生培训。

  该条线索引起了凉山州、西昌市公安机关领导的高度重视,凉山州公安局网安支队、西昌市公安局网安大队随即抽调精干警力,联合刑侦、法制、特巡等相关警种,成立了由网安部门牵头的专案组,将该案立为“2018·5·28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开展侦查。

  专案组经过1个多月的侦查工作,初步查明:西昌某径教育咨询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王某某、西昌市某德教育咨询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王某舟,长期通过非法购买凉山在校学生学籍信息、家长电话等公民个人信息用于培训机构招生。

  办案民警表示,学生学籍信息泄露,因为信息太详细,不仅有电话、地址、身份证号码,还包括父母单位、学校、年级、班级等详细信息,危害严重,较轻的是学生及家长受到短信、电话骚扰,严重的则可能形成电话诈骗。

  非法获取信息40余万条

  今年6月29日,凉山州公安局网安支队会同西昌市公安局网安大队、特巡警大队50余名警力,依法对西昌市某径教育咨询有限公司、某德教育咨询有限公司两家培训机构进行搜查,现场查获学生学籍信息、家长电话等公民个人信息5万余条。警方随即对西昌某径教育咨询有限公司负责人王某平、王某、胡某君、杨某婷,某德教育咨询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王某舟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今年7月,专案组民警抽丝剥茧,深挖扩线,对西昌市8家教育培训机构相关负责人进行了询问和现场取证。随后,专案组民警奔赴成都、攀枝花多地将嫌疑人杨某、杨某某、陈某、邓某某等人抓获,查获公民个人信息共计30余万条。专案组民警根据嫌疑人提供案件线索开展循线侦查,分别在湖南衡阳、凉山西昌将非法出售公民个人信息的犯罪嫌疑人李某查、李某、黄某洪、李某亮抓获。在黄某洪、李某亮处查获公民个人信息共计10万余条。

  经侦查:犯罪嫌疑人李某亮利用“校讯通”业务代理的职务之便,非法从“校讯通”系统中复制西昌市17所学校的学生数据4万余条,并非法出售给嫌疑人李某查,李某又将所得信息非法出售给教育培训机构。

  贩卖学生信息牟利数万元

  据警方通报,“2018·5·28”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抓获涉嫌侵犯公民信息的嫌疑人16名,并对其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16名犯罪嫌疑人已被依法刑事拘留。目前,此案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西昌市公安局网安大队大队长邢开亮介绍,这些公民个人信息主要涉及凉山州的学生学籍信息,除了10余家教育培训机构涉案其中,而且还有教师两名以及原通信公司的人员贩卖其学生学籍信息。“这两名老师平时利用工作之便,接触和收集了很多学生的个人信息,加上又在教育培训机构上课,因此就将信息卖给了培训机构,并获得了一定的报酬。”邢开亮说。

  据邢开亮介绍,原通信公司“校讯通”代理商市场部经理李某亮利用“校讯通”业务代理,非法从“校讯通”系统中复制大量学生学籍信息等,每条以1元钱左右的价格,卖给了西昌的教育培训机构,获得几万元的报酬。涉案的教育培训机构人员称,培训行业竞争激烈,也尝试过别的推广方式,但收获不大,认为打电话和群发短信推销方式最为有效,故买卖信息成为了部分培训机构经营者的“潜规则”。

  ◎警方提醒

  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

  邢开亮介绍,目前,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作案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一些部门和行业从业人员(俗称“内鬼”)将其在履行职责或提供服务过程中合法收集获取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非法提供给他人;二是获取信息的不法分子在网上或线下建立数据交易平台,大肆出售或交换公民个人信息牟取暴利,这也就是职业贩卖信息者;三是各类犯罪团伙利用非法获取的公民个人信息,大肆进行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警方提醒广大群众,涉及公民个人信息行业的从业人员,一定要恪守职业道德,保护公民个人信息不受侵害。同时,市民要加强对个人信息的日常自我保护意识,防止上当受骗。比如,现在微信上很火的一些投票、小游戏、小测试等,需要填入姓名、手机号等个人信息,还有一些需要扫描二维码或点击链接。对于这些行为,大家一定要保持警惕。市民一旦发现个人信息被泄露,可向公安部门等相关机构进行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