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0条线索牵出大米走私案

  
2017-02-21 09:59:52
     

成都海关查获走私大米许晖月摄

 

本报记者 赵文 见习记者 徐毓蔚

民以食为天。当没有经过检验检疫的大米,从云南、广西等地,绕过海关流向四川,进入市场,摇身一变成为“国产米”,甚至加工成米线、米粉流向老百姓的餐桌,给老百姓的生活带来了危害。

为确保百姓舌尖上的安全,2016年,成都海关缉私民警从海关总署缉私局下发的9000余条大米数据中,梳理出70余条较有价值的线索,侦破了一起牵扯云南、广西、四川的大米走私案。

海量数据 多地摸排

2014年11月,成都海关缉私局针对四川地区属于走私大米消费地的特点,在对相关人员信息及有关数据的核查中,敏锐地注意到可能有四川商户参与走私大米。对此,成都海关开始了长期持久的“情报战”。

经过一年多的情报收集和分析,2016年4月,成都海关缉私局民警们将分析出的线索与海关总署缉私局下发的9000余条大米数据资料进行对碰,梳理出70余条较有价值的线索。进一步缩小包围圈,确定了一批省内重点嫌疑企业及人员,并进行立案侦查。当时,市场上的走私大米均已经销售“无现货”,侦查人员的调查取证陷入了困难。

侦查人员另辟蹊径,从省内大米销售后留下的证据入手,找出走私大米伪装变身、流向餐桌的隐秘线索,再汇总各类信息。在大数据下,缉私局民警抽丝剥茧,对近4年的大米基础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在对云南、广西两省入川大米的收发货信息等近20000条数据进行细致筛查后,最终核查出129个可疑的收货信息。一张走私行程轨迹图慢慢清晰起来。

多方核查 确认犯罪事实

为了查清楚走私大米的来源,成都海关缉私局民警多次前往昆明、大理、河口等地进行实地摸排。民警们多次到当地看守所、监狱、法院等地讯问相关走私案件涉案人员和调阅案卷材料,从当地涉案人员中获取了更多信息。经过调查,民警发现此前掌握的重点企业及人员中确有走私大米的重大嫌疑。通过前期调查摸排,查获了部分走私大米销往四川的证据。经过前期坚持不懈的情报经营,团伙走私的行程轨迹即证据已被海关缉私人员缴获,只等全面收网,最后一击。

2016年6月6日凌晨,专案组展开第一阶段的抓捕行动,在成都、达州等地同时实施抓捕,抓获犯罪嫌疑人麦某某团伙成员5人,立案侦办成都关区第一起走私大米案。随后,短短几个月内,海关缉私人员势如破竹,又相继立案12起。

通过侦查,民警发现麦某某涉案金额比较大。立案的时候涉嫌偷漏税款500多万元,查实的有300万元。嫌疑人麦某某被捕后,很快供认了自己走私贩卖大米的违法犯罪行为。

银行流水 锁定嫌疑人

麦某某在达州渠县开设了一家米厂,妻子负责米厂的日常经营。看似普通的麦某某是怎么进入缉私局警员的视线的呢?这要从与麦某某有交易往来的云南走私团伙落网开始说起。

此前,云南一个走私大米团伙在当地落网,缉私局警员在掌握该犯罪团伙银行卡后,通过查询发现有从四川方向打钱的情况。通过打钱的账号,麦某某和3个与之关联的银行卡进入了警方的视线。“有麦某某的卡,有麦某某员工妻子的卡,还有米厂所在的麦某某的邻居的卡,我们又开展了进一步的工作才锁定麦某某。”成都海关缉私局的警员说。

锁定目标范围之后,成都海关缉私局警员们从物流着手,核查从云南到麦某某所在的达州渠县的大米流向。“大米到了渠县之后,先由一个储备公司全部接收。我们再从储备公司查,发现大米全部流向了麦某某。”成都海关缉私局警员又对麦某某2012年到2014年的物流和资金情况,以及米厂经营情况进行了核查,发现了他的犯罪证据,确定了麦某某从云南走私团伙处购买走私大米并销售到省内外多地的犯罪事实。目前,麦某某一案已刑事立案,处于审查起诉阶段。“与此前全国海关查获农产品走私案件不同,此次是内陆海关联合口岸海关协作打击通关环节走私行为和一手购私销售行为的成功范例。”成都海关缉私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成都海关将持续开展对大米等农产品走私的专项打击,进一步加强与口岸海关的协调沟通,对已掌握的案件线索加大经营力度,发现一个打掉一个,实现持续“批量式”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