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曾昌文
为筑牢校园安全防线,增强未成年人法治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近日,成都市新津区法院“豌豆荚”共享法治教师徐丽作为主讲人,在“法治天府,护航成长——豌豆荚共享法治教师校园宣讲”活动中,为新津区万和小学六年级的孩子们带来一场主题为《远离伤害保护自己》的法治教育宣讲。
活动围绕“预防校园欺凌”和“警惕性侵犯”两大主题展开。法治教师通过山东临沂的“百余耳光”暴力事件、河北邯郸初中生被害案,深入剖析了校园欺凌的恶劣后果,强调欺凌者可能面临无期徒刑等严厉刑罚。法治教师告诉同学们,《刑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欺凌行为需承担法律责任,情节严重者将转入专门学校或追究刑事责任。呼吁大家不做欺凌者、旁观者、受害者!遭遇欺凌时,第一时间向家长、老师或警察求助,“手拉手”共建和谐校园。
法治教师通过“7岁男童被性侵染病”“6岁女童遭邻居猥亵”等典型案例,破除“男孩不会被侵害”“熟人不会伤害孩子”等错误观念。告诉同学们,隐私部位不可侵犯,拒绝任何不适触碰,并且要警惕熟人作案,不轻信“零食诱惑”。如果遭遇侵害时请牢记“说不、会跑、会骗、会记”,及时保留证据并报警。
在交流互动环节,现场气氛热烈。同学们纷纷举手提问,从学习权益到校园安全,从家庭法治教育到日常生活常见侵权法益保护。大家对法治知识的渴望溢于言表,活动还设置了便利签环节,大家写下自己的学法心得,每一张便利签都承载着对法治的思考与感悟。
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法治知识,在活动最后,“豌豆荚”共享法治教师还向同学们们赠送了《漫画民法典》等相关法律方面的书本,希望孩子们的法治思想启蒙能通过阅读,增强法治观念,用法治的力量塑造品格,让法律的种子根植于心,以法促行。
下一步,新津法院将进一步延伸司法职能,切实发挥“豌豆荚”法治共享教师作用,做实做细法治宣传活动,持续深化平安校园建设,实现课堂育人与普法教育的有效链接,以法治力量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