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牟廷河
金秋时节,走进美丽江东,魅力高坪,有这么一个地方,这里“一街分两市,鸡鸣响三界”,社会治安良好、百姓安居乐业,一派祥和景象,它就是远近闻名的南充市高坪区石圭镇。该镇探索边界社会治理的做法,取得的显著成效,也是近年来高坪区加强平安建设,提升边界治理水平的工作缩影。
今年以来,南充市高坪区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以问题入手、从重点着力、往末端做实,特别是该区石圭镇紧扣人缘、地缘、情缘“三缘”特点,探索加强边界治理有效措施,着力促进区域人合、事合、心合,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再上新台阶。
召开‘跨界’院坝会
解决群众利益凸出问题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在南充市高坪区石圭镇玛鞍村果园前,村民们正将一箱箱柑橘搬上货车,满眼是一派收获的繁忙景象。
“村道路维修扩建后,大货车就可以直接进到村子里面了,我们的柑橘在自家门口就能销售,方便多了!”玛鞍村村民尹大文高兴的介绍到。
南充市高坪区石圭镇与广安市岳池县镇裕镇、同兴镇、酉溪镇接壤,边界很多区域都涉及两地共管,因为跨区域原因,社会治理情况极为复杂,有很多难点堵点问题。以前,玛鞍村到场镇的村道路就有部分路段属于广安市管理,因管护工作涉及两地,缺乏有效责任主体,久而久之这条村道路破损严重,村民们有时宁可多走几公里绕行,也不愿走这条“破路”。
“面对这一类的边界社会治理难题,我们从两地村民人缘、地缘、情缘相亲相近的特点入手,鼓励‘涉边村’通过召开‘跨界’院坝会、发挥‘有事来协商’平台作用等方式,把边界涉及群众利益突出问题摆上台面,通过大家事大家议,议定事项协同办理,切实解决边界突出问题。同时,我们也和周边乡镇签订了《平安边界睦邻友好公约》,大家通过协同合作,不断提升边界社会治理质效。”石圭镇党委书记杜弘毅介绍说。
通过加强边界社会治理,玛鞍村原本破烂的村道路变了样,道路平整了、杂草清理了,宽度也拓展了,群众出行难的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创新“三合”
探索边界治理长效机制
鉴于边界乡镇,位置十分特殊,社会治理情况复杂、难点堵点多。今年以来,南充市高坪区通过探索边界社会治理共治共建共享长效机制,着力促进边界区域人合、事合、心合,持续提升边界群众幸福度、满意度。
聚焦“人缘相亲”,统筹聚力促人合。立足辖区地理、通婚、亲缘等关系,将场镇邻市老百姓纳入统一日常管理。一是治理共抓。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我们对环境整治、安全排查、子女就学等各方面,不分“两市”、都是“一街”,坚持同部署、同推进,让“邻市人”成为“自己人”,变为“亲人”。疫情防控期间,一体推进核酸检测、疫苗接种、管控服务,大大增加了双方的认同感。二是活动共办。对全年开展的送医下乡、普法宣传、文艺汇演等各类活动,同步向邻市老百姓宣传推介。镇上每年举办的文艺汇演活动,都主动邀请邻市团队和热心群众参与节目筹划、现场表演,进一步推动边界双方群众情感升温。三是设施共享。将全镇公共配套设施向邻市老百姓全面开放,一体集中供水、供电、供气,引导共用文化广场、农贸市场、车站球场等8类公共场所,免费享受党群服务中心喝水充电、打字复印等6项便民措施,在资源共享中增强归属感。
聚焦“地缘相邻”,联动发力促事合。打破行政区划界线,深化沟通交流,强化平安建设,做到“边界有界,平安无界”。一是隐患排查联勤联动。联合开展边界隐患排查,对可能影响边界地带的不稳定因素进行拉网式排查,为分析研判、治安巡防等工作提供精准信息。今年6月,联合岳池同兴成功排查化解一起跨县家庭婚姻纠纷,及时消除当事人唐某的过激报复念头。二是重大风险联防联控。同周边乡镇签订《平安边界睦邻友好公约》,聚焦防电信网络诈骗、黑车违法载客等6方面内容,深化一体合作。近年来,协同邻里乡镇打击跨界流窜案件4起、有力护航区域稳定。三是应急事件联处联办。制定边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建立信息互通共享、重大险情互助支援2项制度,共享预警信息27条,联合扑灭突发火情3起,整治隐患2处,推进边界地区“平安建设”向纵深发展。
聚焦“情缘相通”,深度用力促心合。坚持小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创新推行“三有”工作模式,做到“弘扬正气、凝聚人气”。一是“有呼必应”纾民困。畅通边界地区老百姓信息反馈渠道,建立“一呼即办”工作机制、搭建“线上线下”民情直通平台,及时收集老百姓诉求,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今年来,已搜集相关诉求17件次,村民13件合理诉求得到妥善解决。二是“有件必商”解民难。发挥“有事来协商”、村级院坝会作用,对所有涉边事务充分尊重边界群众意见,邀请参与协商议事,凝聚各方智慧力量。石圭镇玛鞍村被玛瑙山阻挡,群众出行难,为改善村民出行,经反复和原石鼓乡协商申报,修建了一条途经石鼓通往村上的产业路,既方便了群众出行,又密切了双方联系。三是“有堵必疏”化民怨。在全镇大力推行“冷却降温、需求引导、三方恳谈、法理情融”纠纷调解“四步工作法”,推动矛盾双方关系由“堵”到“通”。截至目前,累计化解矛盾纠纷15起,调解率达100%。
采访中,广安岳池县镇裕镇田坝村党支部书记安春苗对记者说:“近年来,特别是今年以来,面对我们两个市下面的村的边界社会治理问题,我们两边协同采取了许多措施,当然主要是高坪石圭镇他们主动采取措施,我们大力协作,遇到老百姓水电气等难点热点问题时,我们就一起开院坝会,议定事项协同办理,切实解决了我们两边边界突出问题,成效显著,非常满意。今后我们还要大力合作,真正做到两市老百姓和睦相处一家亲。”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我们在工作中认真贯彻全会精神,坚持‘边界有界,平安无界’这一理念,积极探索边界社会治理的有效路径,通过引导支持涉边乡镇与交界乡镇围绕安全隐患排查、重大风险防控、应急事件处置等重点内容深化一体化合作,推动实现了‘跨界’纠纷共调、公共设施共享、治理队伍共建,进一步密切了双边联系,构建了和谐关系,真正做到了‘睦邻互助、守望相助’的一家亲关系,真正坚持和发展了新时代‘枫桥经验’,探索出了一条边界社会治理的新模式。”高坪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冯文强介绍道。
如今的南充高坪,四至边界上,鸡犬相闻,邻里间和睦相处,边界老百姓为乡村振兴、建设幸福生活,正齐心协力描绘着美好生活画卷。
(南充市高坪区石圭镇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