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牛花”:达州通川检察的“法治小喇叭”

  
2024-11-14 14:41:22
     

庞雨露 吴月星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谭别林 文/图
  

  品牌涵义
  
  “牵牛花”法治宣传品牌

  
  “通九州、纳百川”,达州市通川区位于四川东北部、达州市中部,素有“将军故里”之美称。在这片红色沃土之上,飘扬着一抹青春的“检察蓝”,“牵牛花”法治宣传品牌悄然绽放,“牵”字代表着牵引、向上的作用,“牵牛花”别名“喇叭花”,寓意“牵牛花”法治宣传品牌就是通川检察的“法治小喇叭”,他们扎根通川检察,依托“四大检察”,将检察工作通过快板表演、专题讲座、知识课堂等形式宣传出去。
  
  滔滔州河水,巍巍凤凰山。青春的力量永远蓬勃,“牵牛花”终将在“法治春风”中盛开,法入人心、治向未来,共绘全民普法最大“同心圆”。


  法安天下,德润人心。近年来,达州市通川区人民检察院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落实“办案过程就是普法过程”普法理念,坚持在检察办案实践中主动担当“谁执法谁普法”之责,打造“牵牛花”法治宣传品牌,将普法宣传力量拧成“一股绳”,吹响法治“小喇叭”,传播法治“正能量”,不断引领社会法治风尚,助推社会治理循法而行、依法而治。
  
  该院“牵牛花”法治宣传品牌集体荣获全国“八五”普法中期表现突出的单位、“四川省普法先进单位”等称号,干警被中国关工委、中央政法委、司法部等五部门联合表彰为“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先进工作者”。
    


  “法治教育”出新招
  
  凝聚多元化检察队伍

  
  发挥“承办检察官”作用,变“办案现场”为“普法现场”。坚持将普法工作融入检察办案的全过程、各方面、各环节,紧紧围绕案件当事人及其近亲属这一“刚需”群体,在规范办案、充分履职的同时,要求检察官结合案件开展“现场说法”“析法说理”,让每次检察办案都成为一次“普法课”。逐步扩大普法受众人群,通过常态化开展检察听证、旁听庭审、检察开放日等活动,向群众以案释法、以案说法,切实将案件办理过程变成“法治公开课”。
  
  发挥“专业宣讲团”作用,将“晦涩法条”变“有滋有味”。树立全院“一盘棋”思想,将10名资深检察官和全院35岁以下青年干警吸纳为法治宣传的“主力军”,常态化举办专业培训、心得交流、主题演讲等活动,培养一批懂法律、会宣传、擅普法的“行家里手”。依托“巴渠佑苗之阳光雨露工作室”,组建未成年人保护宣讲团,优选业务水平高、亲和力好、表达能力强的检察官、检察官助理兼任中小学校法治副校长、法治辅导员,定期前往辖区学校开展“订单式”普法。
  
  发挥“快板宣传队”作用,寓“普法宣传”于“快板表演”。针对普法内容难理解、难记忆问题,在全院选拔25名干警组建“快板宣传队”,利用快板表演朗朗上口、易于记忆的特点,将普法宣传融入快板表演,由干警自编禁毒拒毒、防范养老诈骗、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等快板宣传词,自导表演形式、动作,进社区、进乡镇、进学校,以生动活泼的普法快板表演、“快闪”行动,让普法宣传“有声有色”。截至目前,开展普法快板宣传活动40余场次,观看群众数量达17000余人次,受到群众一致好评。
  


  “全民普法”再延伸
  
  构建大普法工作格局

  
  量身打造“法治小课堂”。持续加强“检校共建”,法治副校长、法治辅导员定期进校园,推动中小学校完善强制报告、教职员工入职查询等制度,宣讲《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知识,结合“六一”国际儿童节、新学期开学季,深入开展“开学第一课”“法治主题班会”“模拟法庭”等普法宣传活动,定制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拒绝校园欺凌、远离毒品等原创课件,发放法治宣传手册8000份,帮助未成年人系好人生第一粒“法治扣子”。
  
  延伸共建“法宣新阵地”。加强与乡镇政府协作,推动普法触角从城市向乡村延伸,根据基层法治需求,推行“订单化”普法模式,常态化开展“法律八进”活动,开展“法治助推乡村振兴”、民法典等主题普法宣传10余场。全院干警定期前往结对帮扶镇开展“一对一”帮扶,在帮扶沟通、入户唠嗑中开展防范养老诈骗、防范务工陷阱等普法宣传,提升农村群众法治意识。
  
  主动提供“接地气服务”。结合落实“检护民生”专项行动部署,在夜晚高人气广场创新开展“法治夜市”活动,推出“牵牛花”学法小摊、民法典主题展、“写出你心中的法”3个“爆款产品”,把普法宣传融入群众日常生活,让检察普法宣传既有“人气”更接“地气”,营造良好法治氛围。自“法治夜市”开张以来,在辖区开展活动2场,进行法治“快闪”和快板表演等3次,发放普法宣传手册1000余册,解答群众法律咨询200余人次。
  
  “法治传播”谱新篇
  
  融创全平台宣传体系

  
  构筑融媒体普法平台。依托官方微博、微信,全方位、多角度推送法律知识、普法动态,在群众心中播撒“法治种子”,发布“普法小知识”200余条。在微信平台开设原创栏目“我的办案札记”,通过以案说法提升群众法治意识。主动适应新媒体平台宣传特点,推出“网感”作品,结合检察工作部署、群众关注热点等,组织干警“头脑风暴”,共同策划“说法微视频”10余部,点击量达3万余次,制作的短视频《检察官教你如何反对和抵制邪教》,荣获四川省反邪教优秀原创作品视频类三等奖。
  
  链接跨媒体宣传平台。全面深化“检媒”配合衔接,紧盯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借助主流媒体传播优势,利用本地知名的“达州全搜索”“达州观察”“达州检察档案”等电视栏目,深入挖掘“四大检察”工作富矿,共同策划法治宣传选题,用群众乐于接受的方式、易于理解的语言,讲好检察故事、典型案例,真正让法律知识、检察故事突破“检察圈”“法律圈”,融入普通百姓的“生活圈”“朋友圈”。截至目前,共拍摄电视栏目20余期。
  
  推广全过程普法平台。发挥“12309检察服务中心”窗口作用,打造法治“宣传角”,耐心接待和解答群众法律咨询797人次,制作扫黑除恶、寄递安全、安全生产等法律知识手册、宣传扇、环保袋,向来往群众发放3000余份,让法律知识走进千家万户。新设通川经开区检察服务站,组织检察官“坐诊”,为上门群众“开方”“抓药”。深度参与基层社会治理,联合达州市通川区妇联开展“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普法宣传活动,向群众讲解夫妻共同债务、财产继承、妇女儿童保护等法律知识,受到群众一致好评。
  
  下一步,达州市通川区人民检察院将以“讲好检察故事,传递法治正能量”为宗旨,依托“牵牛花”法治宣传品牌,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多维度、全方面推进普法宣传,让“检察蓝”浸润人心、法治精神扎根达州、法治声音唱响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