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网格“小平安” 积聚社会“大平安”

  
2024-11-01 14:42:06
     

高县“一户多员”机制让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李丹
  
  “大家要是遇到让你去国外挣高工资、喊你转账的,说你外头打工的娃儿出事了喊打钱的,别管真假一定要先报告。特别是家里头只有老人娃儿的,左邻右舍都帮忙喊到哈,千万不要遭骗了。”近日,高县庆岭镇桥坎村“山湾长”杨其趁着大家都还没下地劳作,一大早就开始走村入户,在了解社情民意的同时,宣传如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
  
  杨其口中的“喊到哈”,是高县当地的方言,意为相互提醒。在乡间,这看似不起眼的方言,往往能起到大作用。
  
  “我们这是山区,平时大家都在山里耕田种地,哪个有空一天到晚玩手机哦。而且有的(群众)文化不高,看不懂那些宣传单,平时相互之间‘喊到哈’,就都晓得了。”杨其笑着说道。
  
  群众平安“喊到哈”,邻里和谐“喊到哈”,紧急事项“喊到哈”……“喊到哈”是高县“一户多员”机制中众多“接地气”举措中的一项。记者了解到,近年来,为写好“为民”这篇大文章,真正将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心坎里”,高县不断赋予“一户多员”机制更为丰富的内涵。目前,高县“喊到哈”系列品牌、“山湾十户”联防等极具地域特色的创新举措正逐步融入“一户多员”机制,解决了许多基层治理的痛点难题,以家庭“小平安”促进社会“大平安”,实现了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连续五年,高县都被评为“省级平安先进县”。
  

  

“山湾长”带队开展森林防灭火巡查宣传 高县县委政法委供图
  

“一户多员”帮扶小组成员到村民家中调解纠纷


  基层治理做精做细
  
  3289个农村网格被科学划定

  
  “我隔壁的陈婆婆病了,床都起不来,硬是不吃药,说过一段时间就好了,不愿意花那个冤枉钱,她家里的人劝都劝不住,让卫生员来看看嘛。”
  
  “我养的鸡这几天死了好几只,都养得半大了,看着急死个人,能不能帮我问下有啥子办法解决哦?”
  
  “我家娃娃这段时间不晓得咋回事,一天到晚把自己关在屋头,今天上午我喊他出来,他还吼我,门一摔就走了,这都要吃晚饭了还没回来。大家看到娃娃的话,都帮我喊到哈嘛,我怕他出啥子事。”
  
  …………群众的事就是大事。高县地处丘陵山区,人口居住分散,村与镇相距较远,自实施“一户多员”机制以来,不管大事小事,群众已经习惯有事就找“一户多员”中的“山湾长”。根据各家各户的现实困难,“山湾长”将有针对性地通知“一户多员”的网格员、调解员、宣传员、协管员等上门对接,为群众解决问题。
  
  记者了解到,为充分发挥“一户多员”的作用,高县根据地形地貌、针对散居农户,以一个自然山头或山湾为界,按每个网格覆盖10至20户的标准,划分网格1097个;对临近交通干道、公共设施等形成的居住点或传统院落,以道路、河流、堰渠等标志物为界,以10至30户为原则,划分网格1115个;根据聚居情况,在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和土地增减挂钩项目聚居点,结合搬迁群众居住楼栋和原户籍所在村组情况,将原来相邻村组群众以20至30户为标准,划分网格1077个。目前,全县共划定农村网格3289个,每个网格配备一名“山湾长”及“一户多员”帮扶小组(帮扶小组视各网格情况,分别配备1至3名不等),持续推动网格治理提质增效。
  
  帮扶工作做好做实
  
  5000余名“多员”守护民安

  
  今年7月29日,在宜宾市2024年“平安同行”系列活动暨高县“‘一户多员’护平安、共建共治促发展”宣传活动现场,高县13名“山湾长”被表彰奖励。
  
  他们中,有以双腿丈量土地、以责任守护群众的严为洪;有带领群众共同营造一个干净整洁、宜居宜游乡村环境的何均海;有致力于解决基层难题,普及法律提升群众法治意识的青年大学生涂世萍;有以群众为亲,以传播正能量为目标,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的杨芹;有三合头“传声筒”之称的邱正银;有组建护林巡逻队的山林“守护者”张德云……在高县,这样的“山湾长”共有3289名。
  
  “我们的‘山湾长’也是‘一户多员’的成员。他们是通过组织明确、整合优化、群众推荐三种方式选出的,主要在划片区域内开展收集社情民意、宣传政策法规、排查安全隐患、调解矛盾纠纷等工作。他们是信息员,也是调解员、协管员、宣传员。”庆岭镇政法委员戈勋告诉记者。
  
  记者获悉,高县从网格内的村干部、组长、临聘人员、公益性岗位等有能力的人中,整合优化“山湾长”947名;结合居住情况和个人意愿,从党员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群体中,组织明确“山湾长”980名;通过组织召开院坝会,由群众推荐网格负责人,推荐产生“山湾长”1362名。
  
  “一户多员”帮扶小组成员则是由“山湾长”、网格员、驻村(社区)民辅警、法律工作者、平安建设志愿者及退休老干部、教师、医生、乡贤等组成。帮扶小组主要是对刑满释放人员,社区矫正对象,曾受家暴、侵害的妇女儿童,吸毒人员,瘫痪在床的病人或残疾人,精神障碍患者等被评估为中、高风险等级的家庭户进行重点帮扶,并对有其他帮扶需求的一般家庭户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他们在各自的网格内履行着全面普查,掌握家庭户各种需求;科学评估,确定家庭户风险等级;优选建库,建立家庭户工作团队;精准派员,服务重点家庭户生产生活;双向联动,促进重点家庭户良性发展等工作职责。
  
  如今,“一户多员”机制已成为高县平安建设的一面亮丽旗帜。5000余名“多员”成为了全县平安建设中一个个不可或缺的“细胞”,他们用智慧和汗水守护着3289个网格的安宁,为全县平安建设汇聚了强大能量。
  
  便民服务贴心暖心
  
  3万余次帮办代办纾解民困

  
  “小王啊,我今年的医保忘记交了,手机上我也操作不来,这时间马上就要结束了,你快来帮我看看嘛。”去年底,庆岭镇先娱村第一网格的张大爷一大早就给“一户多员”的“山湾长”王松伟打去电话,语气很是着急。张大爷家只有老两口和一个不到10岁的小孙子,遇事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王松伟。“您别急,我马上就来。”王松伟立即化身“便民小骑手”赶到张大爷家,一通操作后,给张大爷一家三口缴纳了医保费。
  
  给群众跑跑腿,为他们解决烦心事,是高县“一户多员”成员们的日常。
  
  据了解,高县在“一户多员”机制中建立便民服务“快捷办”,在全县推广“便民小骑手”一站多点代办服务体系,统筹“一户多员”帮扶小组成员组建了194支“便民小骑手”服务队,建立“群众吹哨、干部报到”的帮办机制。群众可以通过微信群、电话等方式按需点单,服务队的骑手将第一时间上门精准服务。今年来,“便民小骑手”服务队已为群众开展物资代购、社保缴纳等便民服务3万余次。
  
  不仅如此,高县还建立了“一户多员”为民服务“商量办”、志愿服务“暖心办”。通过设立民情茶室、榕树党课等平台,“山湾长”邀请党员代表、村贤能人、群众骨干等,聚焦群众关心的时事政治、项目实施、产业发展等内容,通过组织召开“喝茶说事”“围炉煮茶”等院坝会,让群众自己“说事、议事、主事”。今年以来,共商共议协调解决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困难诉求5000余件。在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和土地增减挂钩项目聚居点,根据小区居民结构和需求情况,每月初设置并公示活动安排。针对“一老一小”、独居老人等特殊群体,累计开展“庆祝集体生日”“免费一杯茶”“共用农具”等活动和服务,惠及3.9万余户农户,零距离服务好群众,增添治理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