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确定13市具备行权基本条件
《立法法》审议通过已有10个月,对于赋予设区的市行使地方立法权,我省各市州是否做好了准备?哪些市州可以优先享有地方立法权?记者了解到,为保证立法质量,我省必须按照“成熟一个,确定一个”的标准稳妥推进。省人大常委会经综合考虑和评估初步认为,已提出申请的自贡等13市在立法能力建设、立法工作制度建设等方面已具备行使地方立法权的基本条件。
各市州何时开始行使地方立法权,首要条件是立法能力建设。“这13市基本都具备了立法能力。”朱新华说,攀枝花、绵阳、广安、达州、巴中、雅安已设立法制委,其他各市党委已同意2016年人代会依法设立;攀枝花、泸州、广安、雅安、眉山已设立常委会法工委,其他各市党委已研究批复成立法工委。截至11月15日,绝大多数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增加行政编制2个以上,最多的增加了8个,13市立法工作机构和编制情况基本满足立法工作需要。目前相关立法机构存在职责交叉的攀枝花、宜宾、巴中、雅安已经党委研究同意2016年人代会上依法予以解决。各市市委组织部门已就换届时逐步增加人大代表和常委会组成人员中法学专业或有法治实践经验人员比例提出意见,各市人大常委会积极组织组成人员、立法工作人员开展立法工作培训。
需求迫切13市地域广阔人口多
据统计,此次确定的这13个市人口数量均在120万以上,地域面积均超过4300平方公里,各有不同的区位优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2014年地区生产总值均在450亿元以上。13市总的人口数量占到全省的57.96%,地域面积占全省28.52%,2014年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49.47%。
经过调研摸底,13市在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都有较为迫切的立法需求,并已编制了2016—2020立法规划设想和2016年立法计划草案。另外,13市加强了立法工作制度建设,初步提出人大及其常委会立法程序规定草案,明确有关立法工作主体的职责,“特别是市人大法制委统一审议法规案的职责;制定了法制委、法工委工作职责,”朱新华说,各市草拟规范立法工作流程的一系列工作制度,为地方立法权的正确有效行使提供了制度保障。
一旦获批 13市将在哪些方面加强立法?
自贡
将立法调研保障饮用水安全
“自贡是全国50个严重缺水城市之一,水质环境关系到市民的切身利益,集中饮用水源地保护尤为重要,群众普遍反映希望通过建立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条例来保障饮用水安全,我们明年将开始城镇居民集中饮用水源保护的立法调研工作。”自贡市人大主任陈华告诉记者。
作为老工业城市,自贡经济总量过千亿,城区人口上百万,社会管理要求高,城市建设和管理难度大,环境保护和历史文化保护任务重,迫切需要制定切合自贡实际的、针对性操作性强的地方性法规。陈华表示,自贡人大将把握立法需求作为开展立法工作的“突破口”,积极开展立法调研、深入剖析立法需求。
雅安
立法为灾后重建提供法治保障
13个市中,雅安市正面临灾后恢复重建实现振兴发展的重大任务。“我们希望通过立法为灾后重建的成果提供法治保障。”雅安市人大副主任吴志君说。除了灾后重建,作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市、天然林保护工程国家级示范市,雅安市也是13市中唯一一个入选全国首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城市,环境保护意义重大,生态立市任务艰巨。目前,雅安市人大公开征求《雅安市制定地方性法规条例(草案)》意见的工作完成。接下来,雅安市人大还将完善该条例的配套细则。
巴中
已梳理出近50项立法需求
为了获批地方立法权,巴中市初步建立了立法人才库,汇集了法律、城乡建设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方面等方面的专家。“根据省人大的要求,有立法能力才能行使地方立法权。我们指派部分工作人员到外地学习,三次参加全国人大的培训,从各个方面提高我们的立法能力。”巴中市法制委主任常平光介绍,根据巴中实际情况和过去的规范性文件,巴中人大已梳理出近50项立法需求,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巴中市立法规划(草案)。同时,巴中市人大草拟了地方立法程序规定、巴中市人大常务委员会关于公开征集地方立法选题和立法建议办法等五个立法制度,待立法工作启动后按程序运行。
达州
立法保障环境助力工业发展
达州市资源富集,其中天然气资源尤为丰富,全市有天然气化工、机电制造等多种工业。“正因为达州工业众多,群众最关心大气污染、饮用水安全。立法来保障环境卫生也是我们的重点工作。”达州市人大副主任郑友清说,除了工业发达,达州还是革命老区,拥有众多红色遗迹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更好地保护本市历史文化遗产,需要制定《达州市大遗址保护条例》等地方性法规。
同时,根据梳理情况,按照积极稳妥原则,针对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达州市人大初步提出了该市2016年立法工作计划,拟制定《达州市饮用水源管理办法》一部法规。待积累一定经验后,加大地方立法进度,切实发挥立法的引领、推动和保障作用,深入推动依法治市。
首页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