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湖南7岁女孩点燃生命新希望!“90后”辅警捐献造血干细胞

  
2025-10-20 15:12:31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徐婷婷

10月15日下午,一袋承载着生命希望的造血干细胞,从四川紧急送往湖南。这袋“生命种子”将为一名7岁女孩带去重生的机会。这是四川省第919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而捐献者,是来自南充市公安局顺庆区分局刑事科学技术室的“90后”辅警——李星辰。

一份坚定的承诺:偶然定下“生命之约”

“我一直对人民警察这个职业怀有深深的敬意,非常向往那种通过自己的努力,能为他人带来帮助的成就感。”2018年,李星辰加入南充市公安局顺庆区分局巡(特)警大队,成为了一名辅警。2023年,怀揣着对刑事科学技术的热爱,他转入分局刑事科学技术室,投身于严谨的DNA检验辅助工作。截至目前,他协助民警完成各类案事件物证检验50余起。

2022年,李星辰在参加南充公安机关组织的无偿献血活动时,被工作人员问及是否愿意加入中华骨髓库,他立刻回复:“愿意!”“虽然我当时对这个事还没概念,但一听说能救人一命,就觉得特别有意义。”他毫不犹豫地留下了血样,并在心里默默许下诺言:“如果能配上,就一定要捐。”

缘分,来得比他想象中更快。今年6月,正在吃晚饭的李星辰接到了省红十字会的电话:“您和一位患者初配成功了!”短暂的惊讶后,他的回答斩钉截铁:“同意捐献!”他后来了解到,造血干细胞配型成功的概率极低,而自2004年以来,四川的捐献案例不足千例。“能成为这千分之一,我觉得自己太幸运了。”李星辰感慨道。

这个决定,也得到了家人的全力支持。妻子作为医务工作者,不仅理解,更给了他许多专业上的信心。起初担忧的母亲,在李星辰和妻子一次次的耐心科普下,终于放下顾虑,骄傲地说:“儿子做的是救人的好事,我为他自豪!”

四小时的坚守与跨越千里的感恩:一份“生命礼物”的传递

10月,在顺利通过高分辨配型和体检后,李星辰在家人的陪伴下前往成都。这时,省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向李星辰转交了一份特殊的礼物——一幅由受捐小女孩亲手绘制的画,以及一封她母亲写的亲笔信。信中写道:“当听说您——一位素不相识的35岁男士,愿意为我的女儿捐献造血干细胞,那一刻,我们才在绝望中看到了照亮生命的光……”

看着稚嫩画笔勾勒出的向日葵,李星辰将信读了一遍又一遍,它们成了李星辰心中最珍贵的收藏,也让他更加坚定了信念。

从10月11日开始,他连续五天注射“动员剂”,以促进造血干细胞释放到外周血中。前两次注射后,头晕脑胀的症状便开始出现,到了第三次,连腰也酸痛起来,但他从未有过一丝退缩:“只要能让那个小女孩活下去,这点辛苦算什么!”

10月15日,打完最后一针“动员剂”后,李星辰躺上了采集床。四个小时里,鲜红的血液通过透明导管在他和血细胞分离机之间循环。由于担心细微的挪动也会影响采集进度,他始终保持着一个姿势,哪怕身体逐渐发麻也纹丝不动。当护士告诉他“采集完成”时,看着采集袋中的“生命种子”,李星辰的心中充满了喜悦与满足:“一切都值得!希望她早日康复!”

10月16日,李星辰载誉归来。单位同事和市、区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拉起横幅、捧着鲜花迎接他。面对众人的敬佩,这个朴实的年轻人却有些不好意思:“我的职责就是保护群众,我只是做了该做的事。”

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李星辰却用热血为生命续航,以平凡身躯彰显新时代青年辅警的责任与担当,让“人民公安为人民”的誓言在这场跨越千里的生命传递中熠熠生辉。

编辑:贾知若   校对:何盈巧   审核:赵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