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盏之间的愉悦——阿加莎·克里斯蒂笔下的英伦美食(四)

  
2025-08-08 15:13:13
     


□ 钱薇伽 王博雅

西餐对佐餐酒的要求很严格。

餐前酒主要用途是开胃,如鸡尾酒和软饮料等。喝汤时,如需要可配较深色的雪莉葡萄酒或白葡萄酒。开胃菜大都是些较清淡、易消化的食品,所以需要搭配低度的白葡萄酒。品尝海鲜时,要选用干白葡萄酒、玫瑰露酒,酒必须冷冻。一般来说,红葡萄酒不与鱼类、海鲜类菜肴相配。品尝肉类,要选用酒度为12至16度的干红葡萄酒。食用奶酪时一般配较爱的酒品等,也可持续使用配主菜。甜食类,选用甜葡萄酒或葡萄汽酒。用餐完后,餐后酒可选用甜食酒、蒸馏酒等酒品,也可选用白兰地、爱尔兰咖啡等。香槟酒则在任何时候都可配任何菜肴饮用。

先说一下鸡尾酒。波洛参加过很多鸡尾酒会,书中人物也经常去这样那样的鸡尾酒会。鸡尾酒是一种混合饮品,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酒或饮料、果汁、汽水混合而成,有很高的营养和欣赏价值。来历传说有很多种,总之,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鸡尾酒的发明者把各种酒混合在一起,从此世界上多了一类美丽又美味的饮料。

鸡尾酒的品种很多,在《悬崖山庄奇案》《三幕悲剧》里出现过的马丁尼就是鸡尾酒的一种,这款酒是用琴酒和辛辣苦艾酒调制的,口感锐利深奥。

在《黑咖啡》里,芭芭拉向卡洛琳吐槽家庭的陈旧落后——

“这个家糟糕透了,卡洛琳姑姑。都落伍好多年了。我从来都没见过鸡尾酒的影子。餐前酒永远是雪利酒或威士忌,餐后则是白兰地。理查德连个像样的曼哈顿都调不出来,更别提向爱德华·雷纳要杯‘威士忌酸酒’了。现在能让露西娅的精神立即振奋起来的要数‘撒旦的胡须’。”

艾默里小姐一脸惊讶地看着她的侄女。

“什么?”她惊恐地问道,“‘撒旦的胡须’是什么?”“如果你有原料的话,做起来就很简单。”芭芭拉回答,“只不过是白兰地加等量的薄荷酒,但是千万不要忘了混入一点辣椒粉。这是最重要的。它简直棒极了,保证让你精力充沛。”

这里的曼哈顿、威士忌酸酒、撒旦的胡须都是鸡尾酒的名字。芭芭拉给出的“撒旦的胡须”的配方,看着就觉得舌头火辣辣的。

雪莉酒的出镜率也很高,《底牌》《谋杀启事》《黑咖啡》《三幕悲剧》《伯特伦旅馆》都有出现。

“雪莉酒”是由西班牙语Jerez的音译化而来,在西班牙,它的名字应该是“赫雷斯”酒。而和很多的欧洲名酒的得名规律一样,它也以产地得名。“赫雷斯”是位于西班牙南部海岸的一个小镇,小镇附近富含石灰质的土壤,适于生长品种葡萄巴洛米诺(Palomine),是雪莉酒的原料。

雪莉酒有两种不同的种类,以酿造过程中“开花”或“不开花”为区别。开花就是指在酿酒过程中,有些酒的表面会浮上一层白膜。有白膜的称为“开花”,这就是菲诺(Fino)雪莉,味道不是很甜,但轻快鲜美,是一种很好的饭前开胃酒。《黑咖啡》里,芭芭拉抱怨的“餐前酒永远是雪莉酒或威士忌”,这里的雪莉酒应该就是开花的。

“不开花”的酒就是没有白膜的,称作奥罗索(Oloroso),味道浓郁甜美轻快,酒精浓度较高(一般葡萄酒为17%~22%),通常作为饭后酒。

《五只小猪》里提到了波特酒,但并非作为饮品,而是一个比喻。波洛认为,“刚刚打过交道的年轻的乔治·梅休可谓枯燥无味,相比之下,乔纳森先生简直就像是一杯自酿的上等波特酒一样。”即便读者不知道波特酒的口感,也能猜出,阿婆在此处的本意指乔纳森先生的有趣。

波特酒是一种酒精加强葡萄酒。在酿造波特酒的过程中,葡萄汁发酵前就加入蒸馏酒精。这样操作的结果是,葡萄汁没发酵完就停止了发酵,所以酒精浓度只有17%至22%,口感很甜。

另外,波特最早的名字叫PORT,由于此名字被其他产酒国使用,致使使用波特酒的出口口岸的城市PORTO或者说OPORTO来命名这类酒,只有葡萄牙杜罗河地区出产的这种加强酒精酒可以使用PORTO的名字,跟“香槟”一样,这个名字是有专有权的,其他国家和地区不得使用。

《葬礼之后》写道,“波洛不喜欢波特酒,正小口抿着可可力娇酒。”可可力娇酒是什么呢?

这种酒叫在英文中叫“Liquer”,意思是甜酒,翻译成“力娇酒”,也叫“利口酒”。在新星出版社的波洛探案全集里,“力娇酒”“利口酒”的翻译都有出现,可能是不同的译者、编辑,导致译名没有统一。

力娇酒的种类很多,是以烈酒为基础,调配其他香料(水果、奶油、咖啡、草药)和糖,做出口感甜美、香气芬芳的酒精饮料(所以有的力娇酒会标示“配制酒”)。总之,力娇酒的酒精浓度在15%到30%之间,度数低、口感甜。

葡萄酒是西洋酒类中,最为国人所接受的酒。就算对酒不是很了解的人,也听说过82年的拉菲以及干红、干白。

其实葡萄酒这个名称并非近代舶来品。自从张骞通西域带回了葡萄,中国人就喝上了葡萄酒,名诗句也有很多,“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遥看汉水鸭头绿,恰似葡萄初酦醅”。我国历史上明确记载内地用西域传来的方法酿造葡萄酒的档案,是在唐代初年。《班府元龟·卷970》记载“及破高昌收马乳蒲桃,实於苑中种之,并得其酒法,帝自损益造酒成,凡有八色,芳辛酷烈,既颁赐群臣,京师始识其味”。

葡萄酒的分类方式很多,常说的红葡萄酒、白葡萄酒、桃红葡萄酒是以酒的颜色作为区分的。不同的葡萄品种,酿造出不同的葡萄酒。《葬礼之后》有哥尔顿葡萄酒、宝利白、维罗妮卡葡萄酒,哥尔顿葡萄酒、维罗妮卡葡萄酒都是干红,宝利白指的是一种白葡萄酒。《三幕悲剧》里有莱茵白葡萄酒、波尔多红酒,《蓝色特快之谜》里有摩泽尔白葡萄酒。

无论是白葡萄酒还是红葡萄酒,或者是更加细致的分类,每种酒的口味都有细微的差别。

在《巧克力盒谜案》里,黑斯廷斯上尉为自己精心调制了棕榈酒。这是中部非洲的特产,在树干上部凿洞,插入塑料软管,乳白色的汁液顺着软管滴入瓶中,接满后加盖,放几小时便成了酸甜的棕榈酒了。这种酒风味奇特,虽比不上人工佳酿,但喝多了一样醉人。而且此酒只能现场饮用,不宜久存。

姜汁麦酒在《葬礼之后》里出现过,体弱多病的老蒂莫西坚持饮用姜汁麦酒,因维多利亚时代医生推崇姜汁麦酒为缓解胃胀、助消化的居家良方。姜汁麦酒不含酒精,或酒精含量极低,是一种通过姜根、糖、水发酵制成的碳酸饮料。辛辣口感源于生姜中的姜辣素,气泡则来自发酵产生的二氧化碳。麦酒原指低酒精度的淡啤酒,姜汁麦酒其实是借名——因其采用类似啤酒的发酵工艺,以姜替代麦芽,成品无酒精,更像是现代姜汁汽水。

威士忌的出场次数很多,故事里出现兑了苏打水的威士忌、白马威士忌、爱尔兰威士忌等。在《黑咖啡》,波洛诉苦说:“我从来都不习惯你们英国人的传统饮料,威士忌。它的味道我并不喜欢,很苦。”聪明的读者马上猜到,苦味代表威士忌里有毒。更聪明的波洛早有准备,调换了威士忌。

白兰地的出场频率非常高。这款酒是葡萄酒的副产品,一旦出现人物晕倒、激动等情绪过载现象,其他人马上给她喂一点白兰地。马普尔小姐还亲手酿过樱桃白兰地,她骄傲地宣称,这是她祖母传给她的手艺。

茶的存在感很弱。《伯特伦旅馆》里出现了茶的名字,这个旅馆极具奢华高档,可以为客人提供印度茶、锡兰红茶、大吉岭和正山小种,“都是最好的印度茶”。《万圣节前夜的谋杀》里有柠檬大麦茶,猜测是能让人宁静的饮料,因为波洛用它招待情绪激动的奥利弗夫人。

尾声

依次讲完了早餐、正餐、甜点、酒水,我发现阿婆很少在故事里描绘正餐过程。的确,餐桌只是人物表演的舞台,没有必要事无巨细地将舞台意义展现。

简是阿婆家里的厨师。阿婆深情回忆这位为她家服务了四十年的厨师,对她充满了感情。她写简喜欢吃蛋糕或者岩皮饼,“像温和的大母牛,在不停的反刍”。

简的厨艺很好。在阿婆记忆里,厨房里的食物很丰盛。“吃过丰富的早餐后,十一点左右又有可可,一盘刚烤制的岩皮饼和小甜面包,或者热乎乎的果酱馅饼。”“简一定很骄傲于自己做得一手好菜,不过她从没炫耀或得意过。宴会次日的早上接受众人的称赞时,她也从未显示出过一丝自满。不过我认为,父亲跑到厨房向她表示祝贺时,她肯定是很高兴的。”

在简的爱护下,阿婆自幼培养了对美食绝佳的鉴赏力,所以,我们才能看到她描绘出英伦美食世界。同时,她对黑暗料理的吐槽也是很绝。在《沉默的证人》里,黑斯廷斯和波洛吃了一顿令人丧失兴致的午餐。他说:“我们似乎是午餐时间仅有的客人。我们吃了些上好的羊肉,大片新鲜多汁的卷心菜和一些无精打采的马铃薯。紧随着上来的是些味道寡淡的烩水果和奶油冻。在吃了些干酪和饼干后,侍者端上来两杯被叫作咖啡的可疑液体。”

在《赫尔克里·波洛的丰功伟绩》里,阿婆有另一段吐槽——“牛排太硬了,还净是脆骨;甘蓝不新鲜还煮老了,水渍渍的;马铃薯的芯硬得像石头;随后上的煮苹果和蛋奶糕也乏善可陈。奶酪硬邦邦的,饼干倒软绵绵的。不管怎么样,赫尔克里·波洛安详地望着跳动的火焰,品尝着那杯可勉强称为咖啡的泥汤”。

这段描写真令我拍案叫绝。钱钟书在《围城》里也有一段类似的吐槽——“谁知道从冷盘到咖啡,没有一样东西可口:上来的汤是凉的,冰淇淋倒是热的;鱼像海军陆战队,已登陆了好几天;肉像潜水艇士兵,会长时期伏在水里;除醋以外,面包、牛油、红酒无一不酸”。

钱钟书和阿加莎·克里斯蒂是同时代的作家,两人没有直接的交集,但伟大的作家们对“丑食”的吐槽显得如此的心有灵犀。相信他们若是相遇,定会相视一笑。

当读者跟随波洛或者马普尔小姐的脚步,穿梭于东方快车的豪华包厢与圣玛丽米德的乡村茶室,鼻尖仿佛嗅到煎培根的滋滋焦香,舌尖尝到热巧克力的醇厚甜腻。这些穿越书页的味觉符号,是阿加莎对英伦饮食的精准描绘,为罪案、人性构筑了层次丰富的舞台。即便在最黑暗的罪案阴影下,对一片酥脆吐司的渴望、对完美荷包蛋的赞叹、对节日布丁的珍视,也是生活本身最固执也最温暖的底色。

(作者单位: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人民法院、河南省人民检察院郑州铁路运输分院)

编辑:张晓雨   校对:何盈巧   审核:赵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