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张磊
入汛以来,我省出现旱涝交替、旱涝急转现象,洪涝地质灾害风险高。近日,巴中市、甘孜州、资阳市7起成功避险避灾案例,被应急管理部风险监测和火灾综合防治司、地震和地质灾害救援司作为典型案例予以肯定并通报表扬。
案例一
7月7日,我省发布暴雨蓝色预警,省应急管理厅发布防汛防地质灾害风险预警提示单,要求落实临灾预警“叫应”机制,切实做好风险防范应对。7日7时,巴中市通江县气象局发布暴雨蓝色预警,自然资源和水利部门发布地质、山洪灾害黄色预警。
8日1时,通江县沙溪镇突降暴雨,居民熊永德发现后山溪流声变大,且有异响,立即告知沙溪嘴社区干部,社区接报后立即上报,镇人大主席冯天才迅速组织社区干部对紫薇花园楼栋居民8户22人进行避险转移。2时,全部完成撤离。5时45分,该镇小时雨强达40毫米:紫薇花园楼栋后侧山体出现大面积滑坡,约300立方米,落石、泥浆涌入楼栋,导致底楼墙体受损。由于避险及时,无人员伤亡。
案例二
7月4日14时,甘孜州地质灾害防治指挥部办公室、泸定县气象局相继发布红色、橙色、黄色预警信息。兴降镇接到州、县两级预警后,第一时间将灾害预警信息发布至镇应急、防汛、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群,组织镇干部抽查预警信息落实情况的同时,指导13个村(社区)136名山洪、地质灾害监测员开展巡查,要求密切关注降雨量,严格执行“三避让”“三个紧急撤离”刚性要求,加强隐患点动态监测,做好提前避险转移准备。
21时20分,兴隆镇高半山村组普降大雨,致银厂沟、寨子沟水流明显上涨。21时30分,银厂村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员尹忠才、兴隆村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员孙贤荣巡查时发现,银厂沟河水量激增、泥沙含量剧升,意识到是泥石流发生的前兆,于是立即上报,并在工作群通知下游村组做好避险准备。兴隆镇接报后,迅速启动“喊醒叫应”机制,组织对沿河受威胁的94户288名群众实施紧急避险转移。22时3分许,银厂沟、寨子沟发生泥石流灾害,造成银厂村道路中断、通村(通户)公路、供水管道、桥梁、农灌堰等基础设施严重损毁。因预警及时、巡查到位、转移迅速,无人员伤亡。
案例三
7月2日17时,甘孜州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黄色预警,丹巴县发布暴雨蓝色预警。巴底镇接到预警后,第一时间将预警信息转发到镇防汛工作群,并立即组织值班人员对全镇66个山洪及地质灾害危险区监测员在岗履职情况进行全覆盖检查,要求密切关注降雨量,全力做好隐患点动态监测和提前避险转移等工作。
22时15分,巴底镇崃依村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员何建华巡查时发现,邛山沟沟道内泥沙含量加重、上游出现震动异响,意识到这是泥石流暴发的征兆,于是立即上报,并通知沿河各村做好避险准备。巴底镇接报后,迅速启动“喊醒叫应”机制,组织镇村干部对沿河受威胁的194户439名群众紧急避险转移,并通知下游沿岸乡镇做好避险准备。23时30分许,巴底镇邛山沟发生泥石流灾害,泥石流堆积物淹没至国道交道处,造成交通中断,众益砂石厂厂房及附属房被冲毁、附近通村道路、电线、路灯等基础设施严重损毁,无人员伤亡。
案例四
6月30日8时10分左右,巴中市巴州区回风街道大溪口村6组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员杨彬雨中巡查时,听到曹家沟洞子湾后方山体突发异响,并发现坡体树木有倾倒现象,于是立即上报巴州区回风街道办事处。回风街道办事处接报后,党工委书记吴文杰、办事处主任吴磊立即带领办事处分管领导、公安、应急办和村干部迅速赶赴现场,按照预案和规划的转移路线分两路挨家挨户组织动员群众紧急转移避险,8时40分,6户21名受威胁群众全部转移至集中安置点。为防止群众擅自折返,街道党工委书记吴文杰明确杨彬为集中安置点责任人。区人民政府副区长程灏洲要求对现场采取进一步管控措施,区应急管理局即组织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区水利局等单位及地质专家前赴现场研判。
8时50分,发生崩塌落石,形成宽度约9米、高度约10米、厚度约3.5米的凹腔,由于地处陡坡台缘,致使该处崩塌上下落差达25米,落石约300立方米。因避险转移及时,无人员伤亡。
案例五
6月30日,巴中市南江县团结乡普降暴雨。雨后,团结乡乡长吴达立即组织人员开展雨后巡排查工作。16时,团结乡井田村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员弋小兵排查时发现,张正书屋后斜坡有变形开裂迹象,于是立即向井田村村委及团结乡人民政府报告,并马上组织受威胁2户3人转移到附近村民熊从军家中安置,团结乡落实弋小兵为转移责任人,防止群众返回危险区域。乡长吴达带队携带相关应急物资前往做好群众安置工作。7月1日11时许,张正书屋后斜坡发生局部滑动,滑坡长约30米,宽约20米,土体厚约3米,方量约1800立方米,造成张正书房屋轻微受损。因避险转移及时,无人员伤亡。
案例六
6月29日,资阳市乐至县先后发布暴雨黄色预警、地质灾害黄色预警,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宣布启动I级防汛应急响应,县地质灾害防治指挥部要求所有乡镇(街道)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受威胁群众全部进行避险转移。12时,佛星镇政府发布了暴雨预警信息,要求各村社必须转移地质灾害隐患点受威胁人员。14时30分,永兴村村委及镇政府干部组织人员到地质灾害隐患点附近群众家开展撤离动员工作。19时,成功组织2户3人转移,并安置到安全住所。
30日11时30分,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员唐光军在2组地质灾害隐患点开展雨后核查时发现有少量泥土掉落,立刻联系村委到现场查看。村委到现场发现是地质灾害发生的前兆,立即在周边拉起警戒带,安排人员现场值班值守,并要求住在该点位附近的何云刚、何云祥2户暂缓回家。12时,一块重达50吨的岩石从山体脱落,造成何云刚、何云祥2户住房严重损毁。因提前转移,无人员伤亡。
案例七
6月19日17时,甘孜州色达县气象局预测大则乡、亚龙乡、色柯镇、洛若镇等区域 24 小时内降雨量将超25毫米,达暴雨黄色预警标准。17时30分,县应急指挥中心通过视频调度亚龙乡并启动防灾响应,同时在微信群推送预警。亚龙乡在接到预警信息后迅速组建6个排查小组,按“三查”要求开展排查工作。20日9时20分,巡查人员白知亚发现一处公共用房因长期受雨水侵蚀,墙体出现多处裂缝,部分结构已出现松动迹象,随时有倒塌风险,于是立即上报县指挥部。亚龙乡随即组织动员12人沿预定路线撤至紧急避难点位,并将物资搬运至安置点。10时20分,人员与物资全部转移完毕。20日11时45分,该处公共用房被雨水冲刷泡软倒塌。因避险转移及时,无人员伤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