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走进大凉山共鉴法治力量

  
2025-05-16 15:56:36
     

5月14日—15日,由省高院组织的“法助振兴促共富”代表委员专项联络活动在凉山州开展。17名全国人大代表、省人大代表、省政协委员齐聚于此,深入多个特色点位视察调研,全面了解法院在护航脱贫攻坚、全域旅游、乡村振兴、粮食安全以及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等方面的工作成效与创新实践,搭建起司法与民意沟通的坚实桥梁。

见证司法护航脱贫攻坚的坚实步伐

5月14日上午,代表委员们来到凉山州脱贫攻坚展览馆,视察聚焦“司法护航脱贫攻坚”成果,通过5G实景技术、数字化沙盘深入了解凉山脱贫攻坚的波澜壮阔历程,一项项历史性成就令人瞩目。在司法保障成果展区,通过查看工作展板、听取工作介绍,代表委员们详细了解到凉山法院在脱贫攻坚中的关键作用。


近年来,凉山法院积极践行 “法治扶贫”,通过司法救助为贫困群众送去温暖与希望,让那些因案致贫、因案返贫的家庭重燃生活的信心;大力开展控辍保学行动,为孩子们撑起一片求学的蓝天,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提升群众法治意识,营造良好法治氛围。一桩桩司法服务产业帮扶、易地搬迁的典型案例,彰显了法院为脱贫攻坚注入的强大法治动能。

“社会发展离不开法治建设,凉山法院‘法治扶贫’让大凉山彝族群众切实感受到了法治的‘力度’和‘温度’。”代表委员们观看专题片后,对法院在脱贫攻坚中的贡献给予高度评价,纷纷表示看到了司法为民的生动实践。

感受司法护航全域旅游的独特魅力

离开展览馆,代表委员们来到西昌市法院海南法庭。这里地处泸山脚下、邛海之畔,风景秀丽。法庭设立于1986年,虽规模不大,却肩负着重要使命,下辖三镇两办,辖区面积569平方公里,人口约18万。


近年来,海南法庭提炼出“半城山水·法行如流”法庭文化品牌,将司法实践与山水灵韵完美融合。代表委员们查看工作展板,听取法庭在司法护航全域旅游方面的工作介绍。法庭年均办案400余件,面对辖区丰富的旅游资源,积极创新工作方式,与盐源县人民法院泸沽湖法庭视频连线,共同探讨旅游纠纷化解经验。

代表委员们还参观了法官工作室、代表委员联络室等核心功能区,了解法庭如何依托这些平台,快速、高效地处理涉旅纠纷,为游客和旅游企业提供优质司法服务。法庭先后获得 “市级文明单位”“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等诸多荣誉,同时挂牌 “邛海国家湿地公园法庭”“邛海泸山景区旅游法庭”等,其在司法护航全域旅游方面的努力和成效得到了代表委员们的充分认可。

“基层法院大胆探索,从传统的庭审现场走出去,助力地方发展,改善民生福祉,保护地方特色产业等方面探索出了新的司法工作模式……”省人大代表詹良兵如是说。

领略司法护航古村振兴的丰硕成果

大石板古村作为明清时期南方丝绸之路驿站,保留着600余年古村原貌,如今以“古村保护+民宿集群”模式推动“三变改革”,成为农文旅融合示范样板。 


近年来,凉山法院创新“送法进景区”机制,针对房屋租赁、旅游合同等纠纷开展“就地调解+巡回审判”,最大限度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涉旅矛盾纠纷,推动生态旅游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在大石板古村,代表委员们围绕“司法护航古村振兴”主题展开视察。代表委员们查看工作展板,听取古村司法服务站工作介绍,参观“法韵园”主题法治公园。漫步古村,家风文化墙、乡风文明廊与法治案例展陈相得益彰,非遗文化展演精彩纷呈,实现了“法治宣传+民俗体验”双向赋能。代表委员们对法院将法治融入古村振兴,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法治有机结合的做法赞不绝口,认为这不仅保护了古村的历史文化底蕴,还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法治保障。

法院坚持文化浸润,夯实乡村法治根基,通过听得懂、看得见、记得住的方式,将法治理念融入乡村治理,以道德规范引领乡村风尚,实现乡村治理的乡村新风尚。省人大代表贾司色吉说:“这次活动让我看到法院在乡村振兴等方面的诸多努力,从护航脱贫攻坚到助力古村发展,桩桩件件都是为群众办实事。法治为乡村发展筑牢根基,期待法院继续发力,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更有力司法保障 。”

探寻司法保护产业发展与粮食安全新路径

5月14日下午,代表委员们先后来到四川好医生攀西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和凉山州“天府粮仓”司法保护示范基地视察。


好医生集团是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四川省创新型企业,经过30多年发展,已成为集科、工、贸为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业务涵盖医药工业、医药商业等七大板块,下属37家全资子公司,拥有多个科研创新平台,在行业内成绩斐然。代表委员们围绕“法院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主题,与企业负责人深入交流,了解法院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方面的举措和成效。企业法人肯定了法院在服务企业发展中的努力,并希望法院持续发力,为企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全国人大代表,好医生药业集团董事长,省高院第二届特约监督员耿福能对法院优化营商环境的工作深表认可:“法院主动下沉企业,精准对接司法需求,在法律咨询、纠纷化解等方面提供专业服务,为企业发展扫清障碍。希望未来能进一步强化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为企业创新营造更优法治环境,激发市场创新活力。” 

凉山州安宁河谷地区是四川省粮食生产核心区之一,肩负保障粮食安全重要使命。近年来,凉山法院与农科院联合,以法汇、法知、法智、法惠“四平台”为抓手,以安宁河流域八家“纽扣法庭”为特色站点,打造综合法治服务平台。代表委员们在凉山州“天府粮仓”司法保护示范基地通过查看工作展板、听取工作介绍等方式,了解到法院通过司法手段打击破坏耕地、危害粮食安全等违法行为,为粮食生产、储备等环节提供司法保障,对法院守护“天府粮仓”的担当表示高度赞赏。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全国人大代表王永兰感慨:“这次实地走访,让我真切感受到法院在乡村振兴领域的扎实作为。无论是脱贫攻坚中的暖心帮扶,还是乡村振兴中的法治护航,桩桩件件都紧扣民生需求。期待法院持续发力,法治为乡村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为乡村振兴筑牢更坚实的司法后盾。”

沉浸式”感受庭审现场公正强音

“现在开庭!”5月15日上午9点30分,代表委员们前往凉山中院旁听庭审,并在庭审结束后与法官面对面交流。


此次庭审观摩活动选取了歌曲《日史普基》著作权纠纷案件。庭审现场,双方当事人在法庭的组织下围绕署名权、修改权、复制权及发行权的归属与权利确定等争议焦点展开举证、质证和辩论。庭审现场庄严肃穆、程序规范、秩序井然,充分保障了双方的诉讼权益。

“我注意到这是一件中院提级管辖的案件,本案是否符合提级管辖的相关规定?提级管辖的必要性和意义在哪里?”“在短视频、流媒体风靡的当下,音乐创作人应如何在著作权保护上采取有效的存证手段?”庭审结束后,审判长、承办法官现场与代表委员们进行互动交流,深入分析著作权保护如何助推市场文化发展、规范经营行为,在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现实意义。

“发挥著作权审判对文化建设的规范、引导、促进和保障作用,能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为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审判长回答道,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法官专业严谨的庭审驾驭能力和法院护航文化建设的成效让我深切感受到四川法治公正公平公信力度。”省人大代表冯晶说,“希望未来能持续加强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助力企业创新发展,激发市场活力。”


省高院党组书记、院长王树江,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监察司法委主任委员杨林兴,省高院党组成员、副院长袁彩君,省高院一级高级法官王邦习,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二级巡视员赵琳, 州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黄玉超,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廖虎,州政协副主席余堂辉,州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胡年军等参加视察活动。

(凉山中院)

编辑:贾知若   校对:何盈巧   审核:刘祥玖 吴江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