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张磊
今年5月12日是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为“人人讲安全 个个会应急——排查身边灾害隐患”,5月12日至18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5月12日,四川省2025年防灾减灾宣传周启动仪式在绵阳市举行。省、市、县相关部门(单位)、消防救援和森林消防等应急救援队伍及学校师生、志愿者、媒体代表等参加此次活动。
启动仪式以主题展示、科教活动、趣味课堂、全民宣教、科技互动等内容为矩阵,采用“会+展”形式,现场设置防灾减灾主题展示区、应急逃生演练区、数字科技防灾减灾展示区、防灾减灾科普互动体验区、防灾减灾应急装备展示区5个展示区,为提升群众主动避险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营造浓厚氛围。
此次主场活动包含了情景剧视频展演、网络达人公益视频宣传、发放防灾减灾应急包、各行业领域代表集体倡议、参观主题展示区等内容。一系列环节将知识性与趣味性深度融合,旨在全方位提升公众防灾减灾意识与自救互救能力。
在活动现场,公安民警、消防员、医护人员、教师、学生、应急抢险队员、环卫工人、社区网格员、护林员等代表共同发布防灾减灾安全倡议,践行 “最先一公里”对“最后一公里”负责的闭环原则。各行业代表结合自身职业特点和主责主业,以坚定的承诺展现全社会共筑防灾减灾防线的决心,助力构建全覆盖的宣传教育网络,推动防灾知识走进千家万户,切实打通防灾减灾救灾 “最后一米”。
应急逃生演练区以“科技赋能 + 实操实训”为核心,让公众在互动中掌握 “黄金逃生时间”的正确处置方式;在数字科技防灾减灾展示区,现场展示了卫星智能调度平台、北斗定位终端等数字应急救援装备;防灾减灾教育馆的科普大篷车“馆馆巴士”出现在防灾减灾科普互动体验区,变身应急科普内容“移动教室”,让大家以亲身互动的方式,提升了面对突发灾害时的自救逃生能力;在防灾减灾应急装备展示区,主要展示了全省应急救援力量的设备设施、应急产业装备、应急管理前沿技术和科技装备。活动现场五大“展区”各具特色,成为宣传应急安全知识、展示科技防灾成果的前沿阵地,从应急逃生演练到数字科技应用,从科普互动体验到应急装备展示,全方位、多层次地为公众呈现了防灾减灾的重要意义与实用技能。
据悉,在今年防灾减灾宣传周期间,省应急管理厅将围绕 “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排查身边灾害隐患” 主题,开展四川省 2025年“5・12” 抗震救灾演练,会同教育厅组织全省中、小学校开展应急避险演练,会同省委社会工作部动员全省志愿服务力量积极参与防灾减灾救灾志愿服务活动,开展防灾减灾救灾法治宣传活动和全省防震减灾科普作品大赛等。这些活动涵盖演练、应急科普、志愿服务、法治宣传、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为提升群众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