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轶寒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张磊 省公安厅交通管理总队供图
纵深推进道路交通安全源头治理工作,强势组织开展“铁拳治违”“三清”系列行动,整改高风险企业72家;加大对 “三超一疲劳”、酒醉驾等重点交通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精准打击篡改货车GPS等犯罪团伙5个,抓获犯罪嫌疑人96人;先后推出17批163项便民利企措施,缩短公安交管业务办理时间,减少群众办事成本;增设完善校园周边道路“六必设”“四尽设”设施5.3万余处……
2024年,四川公安交警牢牢把握“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总要求,始终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忠诚履职、担当尽责,为服务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障人民安居乐业贡献公安交管力量。
护航经济建设 当好发展“护航员”
2024年6月,随着一辆辆满载货物的货车缓缓驶入德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园区内呈现出一派繁忙而有序的景象。作为首批20个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合作示范园区,拥有企业156家。每天,都有数千辆货车在这里进出,运输着各类生产物资。然而,在几年前,这里的交通状况却一度成为制约园区发展的瓶颈。
“以前这里经常堵车,一堵就是好几个小时,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生产和运输。”园区一家企业的负责人回忆起过去的交通状况,仍记忆犹新。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德阳公安交管部门会同交通运输、园区管委会等部门多次进行实地勘察,对园区周边道路交通组织进行了全面优化提升。
“现在这里的交通状况好多了,我们的生产和运输都得到了有力保障。”该负责人感慨地说。据统计,自园区交通优化改造以来,周边道路的通行效率提高了30%以上,交通事故发生率下降了50%,为园区的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这只是四川公安交警护航经济建设的一个缩影。一年来,全省各级公安交管部门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全域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深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交通运输服务保障,增签合作协议43份、拓展合作12项。开展川藏铁路施工建设“专车专带”、编队通行700余批次。广元、达州、广安、内江等地开设“川渝通办”通道,办理交管业务10余类约1.3万笔。同时,全面回应社会各界期盼。绵阳、资阳等地取消皮卡车进城、货车入城禁行限制,乐山、雅安、阿坝等地推行限时停车位、共享停车位。成都通过“开门治堵”,连续5年上榜高德交通健康指数50个幸福城市。德阳创新货车入城微信报备,降低企业物流成本。
预防事故 筑牢安全“防护网”
“幸好当时系了安全带,不然后果不堪设想。”回想起几个月前发生的那起交通事故,广元的小王至今仍心有余悸。当时他驾驶私家车行驶在一条乡村公路上,由于操作不当,车辆发生侧翻。幸运的是,他当时系好了安全带,只是受了点轻伤。这起交通事故虽然惊险,但也再次提醒了人们“一盔一带”的重要性。
自贡市沿滩区为有效预防和减少因早晚视线不佳导致的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切实提高“一老一小”重点群体的自我防护能力,在全区深入开展了“被发现 才安全”主题活动。
护航群众平安出行,是四川公安交警矢志不渝坚守的初心。为了有效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四川公安交警全方位发力。
针对城市道路,增加高峰时段重点路口、路段的警力部署,通过定点执勤与动态巡逻相结合的方式,及时纠正和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大力开展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闯红灯、违法变道等专项整治行动,利用电子警察抓拍系统,形成严管态势,提高驾驶员的守法意识。同时,针对电动自行车开展集中登记上牌工作,并加强对电动自行车逆行、违规载人等行为的劝导和处罚,规范非机动车通行秩序。
针对高速公路,四川公安交警与高速执法、高速公路公司等紧密合作,依托联勤联动机制,实现信息共享和快速响应。加强动态风险监测和多点布警,特别是在恶劣天气、节假日等重点时段,增加巡逻密度,及时发现并处置路面障碍物、故障车辆等安全隐患。利用区间测速等科技手段,精准打击超速行驶、违法占用应急车道等重点交通违法行为。
针对农村道路,四川公安交警积极推动农村交安所、队“职能融合”改革,充分发挥“两站两员”、网格员、村社干部等力量,建强用好“驾协”组织,持续深化农村电子劝导员、哨兵系统、农交安APP应用,做细做实精准劝导、宣传教育、数据采集等工作。大力推进农村地区“所队”一体化建设,重点加强逢场赶集、红白喜事、民俗活动等重要节点的风险管控。
2024年,全省一般程序事故起数同比下降约4%。其中,高速公路一般程序事故下降约9%,较大事故下降约72%,
科技创新 打造交管“新引擎”
在全省公安交管部门中,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推动交管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一年来,四川公安交警积极运用新技术、新装备、新方法,不断提升公安交管工作的智能化、精细化水平。
“摩托车,没有戴头盔的,把安全头盔戴起。”一名没有戴安全头盔的男子驾驶摩托车到稻田查看作物长势。突然,稻田旁道路上一根近3米高的“白杆杆”上,响起了“电子劝导员”的语音警告。这是泸州公安交警联合AI专家团队,历时近两年研发的“电子劝导员”道安守护系统。通过在农村关键路口部署电信自研魔镜摄像头,利用大数据AI能力实现交通违规行为的智能解析,以事件触发、数据驱动的方式推动交通道路安全的综合治理。
绵阳公安交警利用科技赋能警务实战。巡逻机器狗、无人巡逻车、机器人交通智能劝导员等人工智能设备自2024年5月起,在绵阳市科技城新区街头先后亮相。
每年的春运,高速公路的车流量显著增加,交通管理面临巨大挑战,为提高出行效率,高速公安二分局利用无人机开启“空中+地面”立体化巡防模式,对辖区高速公路等重点路段实行全时段、全方位监控,高效排查各类安全隐患,切实提升辖区治安防控水平,为建设平安高速“添翼”赋能。针对恶劣天气带来的行车安全风险,高速公安六分局与气象、高速公路公司等多部门携手,开发建设“高速恶劣天气交通安全管控平台”,通过预警预报、信息发布、警示提示、梯级降速、测速控距、违法抓拍等一系列手段,有效预防和减少了恶劣天气情况下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切实维护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高了高速通行效率。
便民助民 传递交警“正能量”
“警官,太感谢你们!”今年春运期间,省内多地开启降雪模式。雀儿山下的G317线上,一名外地车主在民警帮其车辆上好链条后,红着眼、含着泪拉着民警的手感谢道。面对零下几度的气温和扑面而来的风雪,甘孜州德格县交警大队全警上路指挥交通、拴防滑链、帮助群众推车。
“跟着警车走!不急不急,我们用警车送!”内江资中,一断指男孩急需转院,情况十分危急,家长紧急求助,接令后,资中公安交警凭着丰富的经验和精湛的驾驶技术一路疾驰,引导救护车快速通行,为生命赢得宝贵时间。
2024年,全省共出动警力16.2万余人次、警车6.5万余趟次,启动执法服务点900余处,服务群众5.8亿人次,全力保障春节、五一、国庆等假日道路安全畅通。甘孜、雅安公安交警,高速公安四分局迎难而上,全力确保“3·15雅江山火”“7·20汉源泥石流”“8.03康定姑咱泥石流”抢险通道畅通,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保障抢险救援高效开展。群众利益无小事,为民服务无止境。四川公安交警始终用心做好每件小事,一路护航,一路温暖。
为进一步优化服务环境,提升服务品质,广安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车管所从细节着眼,推出“一个微笑、一句问候、一杯热茶、一切为您”“温馨四一”服务举措。雅安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车管全力打造“驾考无休、便民无限”品牌,持续推出节假日不打烊、延时服务、错时服务、“周末驾考专场”、“暑期专场”等服务举措,切实帮助广大群众解决“上班没空考、下班没处考”、“未办结事项再次跑”等实际困难。达州实现车管服务与派出所的“窗口融合”,积极推动企业设立机动车登记服务站,构建由8个车管所、68家机动车登记服务站、49家机动车安全检验机构、57个警邮、警保等合作网点、39个派出所交管窗口组成的服务网络。在车管所、市区商场设立9处网办牌证自取点,受理、派发牌证13576笔。协调推动20家机动车安全技术检测机构开通延时服务,利用周末、节假日期间为群众办理机动车安全检测业务共计4058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