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俞阳
1月18日上午,德阳市委政法委在德阳与西南政法大学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通过多种方式的校地合作,推动学术实践与平安建设、法治建设深度融合,为平安德阳、法治德阳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智力保障。西南政法大学原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重庆市人大法制委负责人付子堂,德阳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廖凯出席签约仪式并讲话。
记者在会上获悉,西南政法大学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和深厚的学术底蕴,作为新中国最早建立的政法类高等院校,历经70余年发展,始终秉持“心系天下,自强不息,和衷共济,严谨求实”的西政精神,培养了一代代“博学、笃行、厚德、重法”的优秀学子和一大批杰出的高素质法治人才,法学一级学科在学科评估中位居全国同类高校前列,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做出了重要贡献。
长期以来,西南政法大学与德阳政法在法治理论研究、司法审判实践、基层社会治理方面有着浓厚的合作氛围与广泛的合作基础。本次签约是德阳奋力推动平安法治建设的一次具体实践,也是一次西政优势学科和德阳法治实践的“成功联盟”,更是一次推动政法工作现代化的重要探索。
廖凯在签约仪式上表示,与西南政法大学的领导、嘉宾相聚德阳,举行校地合作协议签约仪式是德阳深入贯彻中央、省委决策部署的务实之举,也是创新成渝地区交流发展的有益探索。
近年来,德阳始终坚持好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探索建立现代基层治理体系,以高效能治理护航现代化德阳建设,德阳绵竹九龙镇“四书止纷”工作法获评中央政法委新时代“枫桥经验”称号,入选全国枫桥经验陈列馆展陈,充分展现了德阳城市形象和治理能力。
当前,德阳市委政法委紧紧围绕市委“四五五六”发展总思路,紧盯重点任务目标,切实服务中心大局,努力推动平安建设取得新成效。在这一过程中,面对纷繁复杂的新问题、新情况,德阳政法系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渴求高校的理论指导和智力支撑。校地双方应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形成互补效应,搭建智力共享、机制共商、合作共赢的平台,充分调动学研、党政资源优势,围绕执法办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基层社会治理等重点工作,凝聚共识,大力推动平安德阳建设高质量发展,共同探索高校与地方“双向赋能”新模式,切实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政法队伍满意度和执法司法公信力。
德阳政法系统将以此次签订的校地合作为牵引,全力为西政来德教师、学子提供良好的环境支持和政策支撑,在实践教学、项目研发、人才培育等方面持续创新,推动校园教育需求与地方服务供给精准匹配。
付子堂表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走深走实是校地双方共同的责任,希望通过校地合作,实现双方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以现实问题为导向,以民生福祉为依归,以互利共赢为原则,创新协同机制,凝聚价值共识,共同打造良法善治示范区、民生福祉幸福圈。
据悉,未来,德阳市委政法委将同西南政法大学在干部培训、立法交流、实习就业,以及促进实务与科研协同发展、建设决策咨询平台等多方面开展全面、深入的合作,打造校地共需、校地联动、互利共赢的合作典范,共同谱写政法工作现代化的德阳篇章。
当天,德阳市人大常委会也与西南政法大学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在地方立法方面展开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