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评论员 周葱
据媒体报道,2024年元旦这天,生鲜电商平台盒马开始对线上订单收取1元包装费。没想到,就是这区区1元包装费,引发消费者集体吐槽,有的直斥盒马“吃相难看”。
细看消费者反映的情况,虽然该生鲜电商平台说是配合执行国家限塑令,但从实际效果来看,挨骂还真不冤。该平台新规在线上下单时,系统会默认加入1元包装费,不能取消。更荒唐的是,甚至整袋大米、桶装水等不需要包装袋的商品也被强制收费。货物到家时的场景非常搞笑,有的是在米袋外捆一个包装袋,有些买桶装水的人又只收到水并无附加的包装袋。
按说像生鲜平台这种新业态,平日里是最懂消费者的,也想过不少“讨好”消费者的好点子。但该平台这次操作实在有失水准,不但暴露出管理的粗疏,还显示对消费者权益的漠视。
细究起来,这次网上订单收取包装费,涉嫌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第九和第十条规定。
第八条事关知情权。收取包装费,不少消费者都感觉是被突然袭击,其中还有人因为1元数额少忽视了被收取了这笔费用,看了网上报道才知道。消费者还质疑,你收了1元钱,但给我的包装袋值这个价吗?
第九条事关选择权,即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平日到卖场去消费,买不买包装袋自己说了算。怎么到了线上,用不用包装袋消费者就不能做主了呢?哪怕后来盒马对那些没用到的包装袋以“联系售后”的方式进行了某种补偿,但消费者受到的困扰和时间成本又该怎么算呢?
第十条事关公平交易权。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有权获得质量保障、价格合理、计量正确等公平交易条件,有权拒绝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而卖场一律默认收取1元包装费,且不能单独取消,这不是强制消费是什么?
卖场也不要拿限塑令为自己背书。作为卖场,你不管消费者需不需要,每单商品都强制搭售一个包装袋,这不恰恰与限塑令的初衷背道而驰吗?想想那些已经养成好习惯使用布质购物袋的消费者,收到塑料袋会多么无奈?
此前,还有多家卖场也是因为包装费的问题,被消费者诟病。包装袋不是不能收费,但前提是尊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商业行为,莫因事小而胡来,尤其是处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否则,因小失大是必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