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普法” 推进平安马尔康建设

  
2024-01-03 16:50:28
     

近年来,马尔康市始终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立法、执法、司法各个环节。从“灌输式”普法到“互动式”普法,从“线下”普法到“线上”普法,整合普法力量,结合嘉绒地方特色,围绕“民俗+法治”这一主题,全面推进“八五”普法。

组建特色普法宣讲队,拓展普法宣传力量。为不断丰富法治宣传教育形式先后组建“高僧大德”宣讲队、青年志愿者宣讲队、政法普法讲师队、嘉绒生态警务宣讲队、“嘉绒德咪”巾帼宣讲队、梭磨河畔法治宣讲队等10余个具有地方特色宣讲队,依托“法律政策七进”,以嘉绒特色推进普法宣传工作力度。

立足地域文化,深挖普法宣传品牌。借助地域特色文化资源,打造“嘉绒唐卡释法”“尕兰藏戏说法”“康城普法之歌”“人民调解法治胶囊”“格桑梅朵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等法治宣传品牌,着力构建体现时代特色、地方特色、受众差异的法治文化品牌,走出一条利用特色文化开展普法教育的新路子。

“法”“景”融合,打造特色法治文化阵地。着力夯实城乡基层法治文化阵地,创建四川省民主法治示范村1个,建成法治文化长廊1个,法治文化走廊1个,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1个;打造禁毒学校微基地1个,马尔康市禁毒文化广场3个,禁毒宣传走廊13个,学校法治阵地16个、寺庙禁毒文化园地1个,开通了2条“熊猫禁毒号”公交专线;创新开设“五点半课堂”,法律图书角61个,并在重点寺庙开设法治宣传栏,特色法治阵地建设在全社会营造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良好的法治氛围。

编辑:王硼   校对:何盈巧   审核:曾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