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医保公共服务新闻发布会①丨全省已有5500余万参保群众申领激活了医保码

  
2023-12-26 11:11:43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刘文慧

12月26日,省政府新闻办在成都举行四川医保公共服务新闻发布会,介绍我省在深化医保码推广应用、推进“医保移动支付”建设方面的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近两年来,全省医保公共服务取得了哪些成效?一是建成了国省统一的医保信息大平台。2021年,本省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建成上线。新平台坚持全国统一设计、国省两级部署,通过“四统一”即:使用全国统一的身份介质、统一的编码标准、统一的平台架构、统一的业务系统,真正实现了全国医保一张网,彻底结束了各统筹区系统分割、区域封闭、数据分散、烟囱林立的历史。新平台上线以来,14个医保业务子系统24小时不间断稳定运行,有效服务全省8600余万参保群众、6.19余万家医药机构和244个医保经办机构,顺畅办结各类医保业务4.38亿笔,结算报销医保费用1119.73亿元。每笔业务准确无误、实时高效,充分展现出新平台的优异性能。

二是构建了更加完善的医保公共服务体系。线上线下提供全方位服务。以医保码为通行全国的最主要的身份核验介质,构建起了线上线下一体的医保公共服务体系。在线上方面,以国家医保APP、四川医保APP为医保服务主要渠道,以微信、支付宝和合作银行APP为辅助渠道,将医保结算、异地备案、信息查询、参保缴费、医保关系转移等50多项医保高频业务,实现了线上办理。目前,全省已经有5500余万参保群众申领激活了医保码,激活率超过全省人口的66%,而用医保码办理医保业务的人数达到47%,充分说明全省基本一半的群众,已经养成了就医购药时使用医保码的习惯。在线下方面,全省乡镇(街道)均设立了医保服务站或医保窗口,加上与金融机构、两定机构合作建成的1200余家“医保+”一体化服务站点,为群众构建起了“15分钟就近办”的医保服务圈。

创新推出“刷脸办”“床旁办”和政务服务“一网办”等服务,针对老年人群体、儿童群体、需要长期护理的失能群体、长期居住在异地的参保群体等特殊群体提供人性化服务。对老年人群体,在四川医保APP等各个展码渠道都提供大字版的关怀模式,让老年人看得清楚、操作简单。对儿童群体,在国家医保APP和支付宝渠道等提供亲情账户,看病就医时父母能够帮办代办,实现个人账户家庭共济。对需要长期护理的失能群体,在四川医保APP中做了专门适配,开发移动端经办服务功能,评估人员、护理人员通过手机就能实时受理服务订单,上门服务结束后,又能实时反馈服务结果,满足了失能人员使用的特殊需要。对长期居住在异地的参保群体,依托12393医保服务热线,开通“电话办”“视频办”,在通过人脸识别核实身份后,即可办理异地就医备案、参保登记、参保信息查询等多项医保服务,这些业务从“最多跑一次”变为“一次都不跑”。

三是展现了医保公共服务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价值。随着国省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建成上线和医保码的全面推广应用,医保公共服务能力迅速提升,群众就医购药体验显著改善。截至目前,全省21个市州、1308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实现了医保码在挂号就诊、取药取报告、医保结算的全流程应用,做到了“就医购药不带卡,只需扫下医保码”。部分市(州)上线应用“智能客服”,为参保群众提供7*24小时智慧医保咨询,医保业务咨询实现“不打烊”,客服满意度达到99.5%,参保群众满意度持续提升。

编辑:谢梦吟   校对:何盈巧   审核:曾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