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张磊 省公安厅高速公路公安局二分局供图
化解交通事故纠纷18起,邻里关系纠纷4起,涉法涉诉纠纷5起……今年以来,省公安厅高速公路公安局二分局四大队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将矛盾纠纷化解作为辖区高速公路治安防控的抓手,高位谋划、整合资源、凝心聚力构建“11339”矛盾纠纷化解服务圈,筑牢高速服务区治安防控体系。
以“枫桥经验”为导向
全力维护辖区平安畅通
大队坚持把“枫桥经验”作为化解一切矛盾纠纷的导向,以“小事不出服务区,大事不出高速路,矛盾不上交”为纠纷化解的目标,积极整合有限资源推动辖区高速矛盾隐患综合治理、源头治理、专项治理有机结合,切实做好人民群众的诉求表达、利益协调和权益保障,全力维护辖区平安、稳定和畅通。
联合辖区“高地”相关单位(部门)成立4个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小组,召开专题联席会议,明确并制定了G5012恩广高速(巴中段)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标准和流程,确定了工作的责任人和时间节点,建立了信息共享、沟通渠道,并对相关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
以“矛盾化解”为恒动力
构建“11339”矛盾纠纷化解“服务圈”
构建1个云端解纷中心。大队邀请2名警龄超过20年,长期工作在事故处置岗位上的老民警,以及1名巴中交管服务中心主任,联合3名大队班子成员组成云端解纷中心。以服务法制化、纠纷调处多元化、纠纷解决便利化为特点,提供指导调解、协调联络等服务。
搭建1条快转快处便民通道。大队根据辖区矛盾纠纷的特点,实行“高速公安+行业”行政联合调解机制,与巴中市地方公安、保险公司、地方医院等单位(部门)合作搭建1条纠纷排查转送的联系纽带,和快速化解矛盾纠纷的行政调解通道,特别是在节假日出行时助力于提升辖区矛盾纠纷化解效率。
成立公检法3人专家团。大队邀请巴中市巴州区检察院检察官、巴州区人民法院法官和大队公职律师组成矛盾纠纷化解“3人专家团”,以巴中片区交管服务中心为工作地点,轮班制负责提供专业化建议、现场法律服务和相关援助工作。
打造3个路内解纷站。大队联合辖区执法、路公司三家单位在辖区巴中服务区、巴中西收费站、兴文收费站建立“一站式”解纷站3个,负责研判预警、协调部门、化解矛盾、答疑解难等。
设立9个“高地”路网解纷点。大队整合辖区高速沿线地方派出所、乡政府、社区、街道办等多家单位(部门)人力资源,组成9个“高低”路网解纷点,作为3个路内解纷站的前哨战,负责反映民意、收集信息、宣传教育、治理行人隐患等。
9个解纷点与1个中心、3人专家团、3个解纷站合并构成G5012恩广高速(巴中段)矛盾纠纷化解“11339”服务圈。今年以来,在“11339”服务圈层层效能的发挥下,大队共计化解行政纠纷1起;民事纠纷24起,其中交通事故纠纷18起、民间借贷纠纷1起、邻里关系纠纷4起、人身损害纠纷1起;涉法涉诉纠纷5起,为筑牢辖区高速服务区治安防控体系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