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磊,男,汉族,36岁,2009年参加公安工作,洪雅县公安分柳江派出所社区民警。从警14以来发扬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断探索群防群治、联动联建等社区警务新路径,持续推进“两队一室”警务运行机制改革,真正使社区警务工作成为密切警民关系的“连心桥”、打击违法犯罪的“桥头堡”、深化治安防控的“主阵地”、居民群众的“贴心人”,切实扛起了守护平安的重任,让群众感到安全保障就在身边。
因工作突出,石磊多次获评“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公务员”“嘉奖”等荣誉。
深耕善治,构筑严密平安屏障
夜幕降临,位于柳江古镇的石板街开始热闹起来。群众的夜生活在一个个充满“烟火气”的夜市中拉开帷幕。在深夜中,古镇景区周边闪烁的警灯、民辅警和社区警务助理组成的巡防队,是群众信赖的“平安色”。这背后,与洪雅县公安分柳江派出所社区民警石磊的努力密不可分。
近年来,洪雅县公安局以“深耕善治”为牵引,持续深化警网融合、警保联动,统筹柳江古镇景区商户、保安等社会力量,组建群众第一应急力量,大力推行“四联三防”机制,常态化开展警企联动、商户联防,有效推进了柳江派出所基层基础工作再上新台阶,形成区域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
在社区开展工作中,石磊按照局党委、柳江派出所党支部相关部署要求,主动扛起责任,深入社区,听民声、纳民意、解民忧,充分发挥群众力量。持续推进义务巡逻队伍建设,发动商家、“红袖套”治安志愿者、社区工作人员与网格员等群防群治力量,组成义务巡逻队积极开展夜巡、安全隐患排查等工作,邻里守望,共建平安蔚然成风,辖区群众安全感、满意度逐年提升。
在成都大运会安保维稳期间,石磊推进“一标三实”基础信息维护更新,完成率达90%,新采集实有人口1100余人;重点单位实地核查维护率达100%,新增从业人员300余人;关爱群体人员走访率、ZAZDR实地核查率均达到100%,他用一颗对人民群众服务的火热之心,在群众间积累下过硬的口碑,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始终如一的入警初心。
翻山越岭,挽救抑郁少女
“人在我这里!快通知120!”
“我的头有点昏…,我有点撑不住了…”
“没事没事,有我们在,不要怕!我先为你止血!”
这场对话发生在2023年7月16日,柳江派出所民警石磊与抑郁症少女的对话。
事发时间正值夏季“入伏天”,来洪旅游避暑游客逐渐增多,随着气温逐渐升高。当日下午17时许,石磊接到县公安局110指挥中心指令,一女子在柳江镇玉屏社区附近林区割腕轻生。警情紧急,石磊试图通过电话与轻生女子联系,但始终无人接听,由于报警人描述的地址不详,搜寻工作存在着一定的困难。综合指挥室在查询了相关监控点位,发现该女子是经玉屏社区‘黄坭坡’处入山。得到此信息,石磊随即带领辅警余卓恒、赵俊兵分三路,经过半个多小时的搜索,终于在一处小树林内找到了阴某。此时阴某已将手腕割破,身体已非常虚弱,石磊一边安抚该女子的情绪,一便用随身携带的医疗包为女子包扎伤口,并将阴某送镇卫生院救治。
据了解,该女子名叫阴某,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人,曾在眉山市生活,因患有抑郁症,加之近期生活琐事与家人发生矛盾,并产生了轻生的念头,因救助及时,避免了一场悲剧的发生。
阴某在随同家人返回牡丹江时,含着眼泪对石磊等派出所民辅警的及时救助和细心照顾表示真挚感谢:“真是太感谢警察同志了,要不是有你们,我这还指不定出啥事呢。”临走时,石磊再三叮嘱女子,不要再有轻生思想,积极面对生活。
扎根社区,守护最美人间烟火
随着传统犯罪向网上蔓延,电信网络诈骗等新型违法犯罪快速发展,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
“幸好之前听你的反诈骗讲堂,不然这次我还不知道要被骗多少钱!”,2023年4月的一天,辖区群众伍某到派出所握着石磊的手连声感谢。原来伍某当时正遭遇网络贷款诈骗,所幸他曾接受过石磊同志的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具备了一定的反诈意识,成功避免了损失。
为了使反诈宣传能够跑到“骗子”前面,让辖区群众能够清晰识别层出不穷的伎俩手段,石磊不断搜集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典型案例,从中分析总结骗子管用伎俩和行骗手段,并从案例中挖掘受害人年龄、性别、职业、学历等特征,根据同一标签群体的共性特征,制作反诈宣传彩页,开展有针对性的反诈宣传。
作为社区民警,石磊每个月都会深入辖区内学校、企业开展精彩的反诈讲堂活动,通过典型案例、上门提醒、入校宣传等方式,揭露高发类电诈犯罪的套路,提高群众识骗防骗能力,最大限度挤压骗子的行骗空间,守护人民群众的“钱袋子”,“反诈金牌讲师”已经成为石磊的一张新“名片”。
社区民警,他们没有惊心动魄的破案故事,却有邻家大哥大姐的和蔼可亲,他们面带微笑走街串巷,大事小情随叫随到,在各种“鸡毛蒜皮”里跑细了腿、磨破了嘴。但这些“鸡毛蒜皮”对群众而言,都是与切身利益相关的大事。
琐碎纷繁,千头万绪的事物,到了社区民警的手中,都被一件件处理得井井有条,没有遗漏、没有拖延,这些靠的不仅仅是他们长期积累的工作经验,更是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的责任心,以及一丝不苟、认真严谨的工作作风。他们用忠诚、责任和汗水,演绎了一幕幕社区真情,发挥着基层治理“桥头堡”作用,谱写了“人民公安为人民”的最美篇章。
(徐雅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