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杨元禄
“太伏镇是泸县人口大镇,由于近年辖区高速路网、机场建设、能源开发、西电东送等建设中引发各种矛盾纠纷较多,一度困扰地方经济发展。一站式联调机制,是泸县和太伏镇两级党委政府,结合新时代枫桥经验要求,准确把握镇域治理规律特点,在探索社会治理由“管治”向“善治”转型中的一大创举。”泸县政法委政研室负责人李志永表示,“下一步,泸县将坚持和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聚焦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更好地将党心、民心凝聚在一起,使“党旗红、治理优、生活美、山乡秀”早日成为太伏的新名片、新愿景,驱动“镇域善治”助推“中国之治”,让善治乡村、法治乡村、平安乡村的内涵更加丰富,彰显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迸发发出更加强大的战斗力,团结带领广大群众走上更坚实的乡村振兴之路!”
2018年以来,泸县太伏镇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工作中,以“力量整合、机制优化、科技赋能”为目标,依托综治中心建设“一站式”解纷平台,丰富线上线下解纷服务,有效破解了基层矛盾纠纷主动发现不力、解纷资源分散、数据汇聚单一等难点堵点问题,矛盾纠纷排查和分析研判持续深入,化解矛盾、防范风险整体质效实现有效提升。目前,全镇矛盾纠纷化解率、信访事项一次办结率提升至99.5%、98.3%,全镇刑事案件、治安案件5年环比下降47.85%、38.74%。
太伏镇针对乡镇解纷渠道分散、协调调度不统一等问题,依托镇综治中心,采取腾挪、置换等方式,盘活闲置用房350平米,将纠纷调解室、法律服务站、诉讼服务中心等9个功能室迁入中心;推行综治中心全员常驻,派出所、司法所、法庭“逢集、逢节”定时入驻,村(社区)和镇属16个站(所)根据工作需要随驻或轮驻。同时,统筹镇村法律顾问、平安志愿者、“五老乡贤”等参与纠纷调处;优化专兼职调解员、网格员“岗位工资+个案补贴”薪酬分配制度,平安志愿者参与纠纷调解实行“一事一奖”,兼职调解员的待遇提高了20%。
针对信息壁垒、重复录入、数据失真等问题,太伏镇利用线上信息化平台与线下实体中心的交互支撑,实现矛盾排查、信息归口、指令推送、分析研判、处置反馈全流程纠纷化解闭环管理,将矛盾纠纷数据信息导入平台、交互共享,采取“上级推送+摸排录入+群众申报”方式,实现非警情纠纷、人民调解等矛盾纠纷数据一次录入、一网交互。建立矛盾纠纷分流、化解、回访闭环管理机制,通过“E网通平台”统一归口、甄别交办。“一站式”中心对纠纷风险等级实行红、橙、黄、蓝四色动态分类、全程管控,分别由中心主任、政法委员、村干部、调解员分类分级化解;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无讼村社创建、万人成讼率纳入目标考核。对矛盾纠纷应录不录、应报不报、应调不调,造成程序跨级、风险外溢的,分清责任、严格问责,压实属地和行业依法化解纠纷的责任。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村园共建矛调工作室”,在泸县太伏镇推动矛盾纠纷化解“阵地前移”过程中,扮演着重要作用。
刚新修的房子就要被推掉,这让家住泸州市泸县太伏镇永利村村民杨某新修建的新房因位于神仙桥化工园区陕林产融征地项目规划中,面临被拆迁的命运,令杨某一家人难以接受,
这起纠纷涉及征地补偿问题,按照矛盾纠纷“红、橙、黄、蓝”四色风险管控机制,太伏镇将其判定为“黄色”,并录入泸县矛盾纠纷“E网通”平台。镇“一站式”矛调中心工作人员通过泸县矛盾纠纷“E网通”平台“线上”分流交办给“村园共建”矛调工作室。6月11日,“村园共建”矛调工作室向杨某进行了详细的政策解读,并提出可聘请第三方评估公司对住房价值进行专业的评估核算。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耐心调解,杨某同意进行评估核算,将根据评估结果,重新拟定补偿协议。工作室表示,重新签订协议后,补偿款项将在8月底统一支付到位。
在伏镇“一站式”平台建立以来,群众纠纷从受理到处置由平均的7日压缩至3日以内,交办事项办结率实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