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效果取得成果!成都市龙泉驿区聚焦“12345”推动“八五”普法走深走实

  
2023-10-25 09:56:53
     

成都市龙泉驿区聚焦“12345”推动“八五”普法走深走实

法治宣传突出效果取得成果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曾昌文

2021年“八五”普法规划正式实施以来,成都市龙泉驿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聚焦“一个组织构架、两个精神引领、三项普法重点、四大专项行动、五大法治工程”,定位项目化、精准化、效能化,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加强法治文化建设,深化基层依法治理,推动“八五”普法规划全面落实,为建设成渝制造业高地和现代化中心城区营造浓厚法治氛围。

记者了解到,由龙泉驿区司法局与区检察院联合建设的“成都市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于2021年被全国普法办命名为四川省首个“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民法典宣传片《与光同行,以法相伴》荣获2021年川渝法治微视频微电影大赛二等奖。2022年,龙泉驿区委被省委省政府评为“七五”普法先进单位;龙泉驿区司法局被成都市委市政府表扬为“七五”普法先进基层单位。2023年,龙泉驿区龙泉街道崇德社区被司法部、民政部命名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社区”,龙泉驿区司法局龙泉司法所、十陵司法所被省司法厅授予“枫桥式司法所”称号。

“‘八五’普法开展以来,我们一直坚持立足龙泉驿实际,加强与各单位各地区沟通交流,借鉴吸收别人的先进经验,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形成较好的效果,也取得了一定成果。”龙泉驿区司法局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成都市龙泉驿区“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走进成都大运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成都市龙泉驿区司法局供图

一个组织构架 构建大普法格局

2022年,龙泉驿区委区政府印发《龙泉驿区法治宣传教育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后,区人大常委会作出关于开展第八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的决议。龙泉驿区迅速成立了区委书记任组长,区委副书记、区长任副组长的依法治区(“八五”普法)领导小组,构建起大普法格局。全区10个街镇、区级各部门均成立了推进“八五”普法工作领导小组,由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并落实专人分管和专人负责。

为实现普法工作由司法行政部门“独唱”向社会各界“大合唱”转变,龙泉驿区建立健全“谁执法谁普法”工作责任制,有效整合各方合力,形成了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实施、各部门各司其职、社会齐抓共管、公众广泛参与的大普法工作格局。为把大普法格局做深做实,该区每年都会出台《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动态调整“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清单,安排部署全年工作,定期开展目标督查,有效提升普法效能。

两个精神为引领 增强全民法治观念

在开展“八五”普法过程中,龙泉驿区坚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推动全民普法工作。

龙泉驿区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列入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和国家工作人员学习内容,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累计组织专题学习和讨论12次,区委党校亦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列入各类培训班必学课程。2021年,成都大学法学院院长邓陕峡为全区1000余名政法干警作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辅导讲座;2022年,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法学系教授陶维东在区委中心组(扩大)专题学习会上作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辅导。截至目前,该区2023年“法律七进”巡回讲师团已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进农村(社区)、进机关、进校园等活动50余场。

三项重点为依托 抓实普法责任制清单

在推进“八五”普法过程中,龙泉驿区以宪法、民法典和与推动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三项重点为依托,坚持分类施策精准推动,通过“谁执法谁普法”,让普法责任制“硬起来”“实起来”“活起来”。

常态化推进宪法学习宣传教育。龙泉驿区把宪法法律学习列入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纳入党和国家工作人员培训教育体系。2021年以来,该区累计开展形式多样的宪法学习宣传教育主题活动500余场。

广泛开展“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题宣传。2021年以来,该区累计通过法治宣传、法治讲座、法治电影等形式,开展民法典进机关、进校园、进村(社区)、进企业、进军营活动1000余场。

深入宣传与推动高质量发展、与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2021年以来,龙泉驿区各责任部门累计组织开展“就业送春风、法治来护航”“法治宣传进万家、巾帼维权创平安”“提振消费信心、维护消费权益”、“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4·26”知识产权宣传周、“全民禁毒宣传月”“网络安全宣传周”等专项法治宣传活动3000余场,开展专题法治讲座500余场,发放各类法治宣传资料、法治文化用品80余万份。

四大行动为抓手 提升公民法治素养

自2022年6月成都成为全国首批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试点地区以来,龙泉驿区紧盯四类普法重点,坚持把法治宣传与实施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有机结合,增强普法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

在实施国家工作人员“法治提能”行动中,龙泉驿区将领导干部学法情况纳入年度述法基本内容,组织全区70余个党政机关、50余所中小学校、20余家公立医院及经开国投、产投大型企业等12854名国家工作人员开展学法考法工作。同时,通过“法律进机关”活动,重点开展党内法规、预防职务犯罪相关宣传教育活动3000余次。

在实施青少年“学法筑基”行动中,龙泉驿区不仅为全区76所中小学配齐配足法治副校长,还以“6·1”国际儿童节、“6·26”国际禁毒日等重要节点为契机,开展法治教育征文、法治演讲比赛、模拟法庭、网上法律知识竞赛等互动实践活动130余场。建立成都市红领巾法治学院,常态化开展法治教育活动,每年组织3万余名青少年参观学习。优化“高校法律之家”建设,升级打造“一廊一园一家一广场”等法治文化阵地,提升青少年法治意识和依法维权能力。

在实施村(社区)人员“识法明理”行动中,龙泉驿区严格落实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集中学法制度,同时建立区、街镇、村(社区)三级法治大讲堂工作体系,组建普法讲师团、法治宣传志愿者、村(社区)“法律明白人”等普法队伍,开展“送法下乡”活动100余次。2022年,该区实现100%的行政村有学法用法示范户。

在实施企业(单位)人员“守法聚力”行动中,龙泉驿区以“法律进企业”为载体,围绕税法、民法典、劳务纠纷、企业合规建设等主题,累计开展企业(单位)法治大讲堂57次,参会单位700余家,参会人数2000余人。同时,为部分企业订阅《上次负债表》,帮助企业搭建“一栏一角”(1个法治宣传栏,1个法律图书角)法治宣传阵地。

五大工程为载体 深化法治龙泉驿建设

“八五”普法规划实施以来,龙泉驿区创新法治文化产品惠民工程,推进法治文化阵地民生工程,抓实“法律明白人”培养使用工程,提升“互联网+法治宣传”增效工程,实施普治并举示范创建工程,持续深化法治龙泉驿建设。

2021年以来,龙泉驿区结合“八五”普法工作要求和群众法治需求,先后编发《民法典之50问答》《未成年人保护法》《刑法修正案》《疫情防控法律法规宣传折页》等宣传资料和法治宣传购物袋、普法便利贴、清凉扇、背心、围裙、笔记本等法治文化用品100万余份。结合大运会等创新开展民法典宣传微视频拍摄、法治文艺节目排演、法治文化基层巡演等,增强法治宣传教育的感染力。

为持续推进法治文化阵地惠民生,龙泉驿区升级打造西河民法典法治广场、驿马河法润广场、礼法洛水民法典公园、崇德社区民法典法治家园等法治文化阵地,形成以广场(公园)为中心,辐射周边区域的民法典主题法治文化圈。星光社区、天兴社区、东安湖社区、古驿社区等一批社区法律之家也已升级完成,实现了基层法律服务平台有效整合。

今年初,龙泉驿区司法局采用“线下+线上”形式,对全区“法律明白人”进行集中培训,截至目前,该区每个村(社区)的“法律明白人”都达到7名以上,基层法治人才业务水平大幅提升。据统计,2021年以来,“法律明白人”围绕乡村振兴、土地流转、婚姻家庭等为群众提供法律服务1000余次。

2021年以来,龙泉驿区43个司法、行政执法部门门户网站均开设普法专栏,政务微信公众号均开设了普法栏目,其中,“龙泉普法驿站”微信公众号、“龙泉司法”政务微博常年位居四川政法系统新媒体影响力“崇法善治”榜前5名。“云学法·云普法+”智慧普法平台也在全区各公共场所广泛推广运用。

坚持普法与执法司法相结合,普法依法治理结硕果。2021年,龙泉司法所被授予省级“枫桥式司法所”;2022年,十陵司法所被授予省级“枫桥式司法所”;2023年,龙泉街道崇德社区被命名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社区”。为持续优化基层法律服务,龙泉驿区建成了以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为枢纽,11个街镇(含经开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为主干,127个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为支撑的三级实体平台,实现了智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有效覆盖。

编辑:夏修露   校对:张晓雨   审核:代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