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戒毒:由心而治 构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

  
2023-09-07 10:56:30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周靖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构建社会心理服务共建共治共享格局,按照“以人为本、全程服务、分类分层、由心而治”要求,今年6月起,四川司法行政戒毒系统开展了“启明心”百名心理咨询师服务社会活动。




新建13个社区、街道心理工作室,为涉毒人员及社区百姓提供心理疏导、情绪支持、关系调适等服务。与地方部门签署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协议,实现戒毒场所与地方政府部门合作共建新突破,相关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围绕“毒为什么难戒”“沟通如何才能走心”“吸毒人员到底怎么陪伴”“心理危机如何识别与干预”等难点、痛点问题,对禁毒社工、网格员、志愿者进行心理服务实操培训24场次,覆盖1044人次,为地方政府打造出一支专业素养过硬、融合度高、带不走的本土化心理矫治队伍,帮助涉毒人员断毒根、祛心病、除心瘾、获新生。

在成都大运会前期,成立护航大运工作专班,对2700余名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开展心理健康排查,筛查出近百名心理异常人员进行一对一的危机干预、延伸帮扶和跟踪治疗,做到后续照管精准有效,确保成都大运会圆满收官。

以5个“爱之家”禁毒防艾法律服务工作站、12个戒毒场所、54个社区戒毒(康复)指导站为依托,邀请28名专家教授进场所、入站点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和个体心理咨询,受众达5000余人次;在禁毒防艾宣传“六进”的基础上,创新开展心理健康服务进学校、进机关、进乡村、进企业、进社区活动132场次,形成心理矫治案例8篇,发放宣传资料7.8万份,覆盖8.1万人次,帮助社会大众掌握应对和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技巧,切实筑牢身心健康防线。

持续开展“心理地摊”活动71场次,为2.9万余名沿街店铺、过往群众普及心理知识,传授自我情绪调节实用技巧,讲解焦虑抑郁自助与求助方法,营造健康和谐社会环境,为构建科学完善、运行顺畅、规范高效的社会心理服务工作体系打下坚实基础。

依托“志愿四川”平台构建社会心理服务网络,吸纳发展128名志愿者,以“青春无悔 喜迎大运”为主题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团体辅导等志愿服务活动42场次,累计服务1.1万人次,特别对21名涉毒人员未成年子女开展“警宝计划”“爱心火炬”等助学及心理辅导。

面向“个体—家庭—社区”提供专业心理服务,开展现场心理咨询406人次,远程心理咨询121人次,团体心理辅导和家庭治疗213人次,引导社会大众重视自身及家庭心理建设,让其感受到“心”氛围、“心”能量、“心”温暖。

下一步,四川司法行政戒毒系统将继续践行“三个融入”工作理念,积极推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增强心理咨询师实操能力,深化心理矫治服务,强化心理专业培训,切实帮助涉毒人员、社会大众提高心理健康素养,培养自尊自信、理性和平、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为平安四川、健康四川建设贡献“心”力量。

编辑:贾知若   校对:王先静   审核:周润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