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建设宁夏行 | 中卫市司法局:畅通法治惠民“最后一公里”

  
2023-08-31 12:48:30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夏修露

“法治是推进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年来,中卫司法系统的脚步一直没有停下。去年中卫工业园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的成立,有效实现了园区内矛盾纠纷‘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为劳资双方平等沟通架起了一座“连心桥”。与此同时,建起了以构建基层和谐为落脚点的‘人民调解+仲裁+信访’纠纷治理新模式,推动了矛盾纠纷源头化解,畅通法治惠民‘最后一公里’。今年我们将以‘塞上枫桥’调解品牌创建提升为契机,进一步拓展专业性、行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建设。”近日,中卫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8月31日,全国省级法治媒体集中采访团在宁夏中卫工业园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矛盾纠纷调解中心)了解情况

温情调解破坚冰

2023年1月4日,宁夏中卫工业园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矛盾纠纷调解中心)接到求助,山东某建设有限公司承揽了宁夏某有限公司项目工程后雇佣胡某等40多人从事安装工作,工程结束后拖欠胡某等40多人工资130万余元未予支付,因多次索要工资无果,胡某等40多人采取“堵门”、“盯企业负责人”等极端方式进行催要。为防止矛盾纠纷进一步激化,宁夏中卫工业园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矛盾纠纷调解中心)主任李树兴积极联系中卫市公安局工业园区分局相关人员,并带领两名专职人民调解员前往企业进行调解。


近日,宁夏中卫工业园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对园区一家企业与员工薪资纠纷进行调解,经过讲法诉理耐心做工作,双方达成调解协议,构建和谐稳定社会环境

专职人民调解员与公安部门相关人员到达现场后,采取公安稳控局面,调解“讲法”、“讲理”等方式对双方当事人的情绪进行了安抚。经过“背对背”的摸底,专职人民调解员了解到该案件是由于工程分包后分包方未支付工资引发的纠纷,牵扯人数多、涉及金额大,曾在私下协商过程中发生过争执。面对此种情况,专职人民调解员采取“先普法,后调解”的方法,向当事人阐释了《民法典》《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等关于农民工工资支付的相关规定,提醒双方当事人理性处理,随后又耐心细致地向双方当事人分析纠纷解决方案,积极引导双方当事人互谅互让,向“中和”方向发展。在专职人民调解员的不懈努力下,双方当事人最终达成了调解协议,并就协议内容申请了仲裁确认,宁夏某有限公司现已将拖欠胡某等40多人的工资全部支付完毕。

“一站式”服务促发展

作为中卫市集工业发展、生态保护为一体的综合性园区,中卫工业园区现有企业116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81家,在岗职工1.4万人。近年来,随着企业不断入驻,园区内追索劳动报酬、工伤保险等各类矛盾纠纷日益增多,2021年投诉案件149件、合同纠纷等案件350余件,因调解人员力量不足、专业能力欠缺等因素影响,矛盾纠纷无法及时有效化解,严重制约了园区安全和稳定。

去年6月,中卫市司法局按照“矛盾纠纷多发频发在哪里法律服务阵地就建设在哪里”的理念,积极协调工业园区管委会打造了集“矛盾纠纷调解”“劳动仲裁”“法律宣传”等多项职能为一体的中卫工业园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矛盾纠纷调解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实现了园区内矛盾纠纷“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


一直以来,中卫市司法局加强法律调解员培训学习,提升业务素质。图为法律调解员一起相互学习、交流工作经验

有需必应,无事不扰。该中心以“快”(矛盾化解要快)、“活”(调解方式要活)、“回”(调解成功要回访)“三字诀”为原则,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依法调解、公正评断的调解理念,以“情”为纽带,以“理”述政策,以“法”解纠纷,为劳资双方平等沟通架起了一座“连心桥”。

该中心设立以来,组织专职人民调解员开展普法宣传64次,解答群众法律咨询169次,排查矛盾纠纷968人次,化解信访案件11件,调处纠纷169起,涉案人数761人,涉案金额1768万余元,引导申请仲裁确认案件144件,切实有效发挥了人民调解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第一道防线”作用。

近年来,中卫市司法局认真落实对优化营商环境的工作要求,以行政执法水平、立法为民质效、社区矫正与安置帮教质量、行政复议规范化建设、法治宣传效果、矛盾纠纷化解能力、“便民惠企”服务、公证服务、民商事仲裁质量九大提升行动为抓手,积极营造最优法治营商环境。努力把矛盾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实现源头化解,营造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法治氛围。

编辑:夏修露   校对:何盈巧   审核:曾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