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司法行政戒毒系统首家基层党校做法获得四川司法行政系统党建百佳案例一等奖

  
2023-08-14 14:53:28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周靖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校办学治校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推进党员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省新华强戒所在上级党委的批准下,于2023年成立了四川司法行政戒毒系统首家基层党校。近日,基层党校相关做法获得四川司法行政系统党建百佳案例一等奖。

据了解,建校以来,基层党校以“三化三新”为抓手,紧密联系司法行政戒毒场所党员教育工作实际,有效打通了基层党员教育培训“最后一公里”。


阵地建设标准化 树立党校“新标杆”

建立校务委员会工作制度。制发《中共四川省新华强制隔离戒毒所委员会基层党校章程》,党校设立由所党委书记任校长,党委副书记任常务副校长,分管政工所领导任副校长,政治处副主任、组织宣传科科长、人事警务科科长、党群科科长任委员的校务委员会,具体负责党校的建设、教学、培训、科研等重要工作和事项。

充分整合阵地资源。按照“不另建、重完善”原则,场所投入资金整合改造办公室、会议室等场地,推行“六上墙”原则,打造红色阵地走廊,推出马克思主义书吧,开发“新华强戒智慧党建”平台,将基层党校打造成为充满仪式感的“红色之家”、信息赋能的“智慧之家”。

健全完善规章制度。建立健全教学培训、学员管理、教学评估、师资管理、师资培训等制度,做到管理上依章治校、运行上依制而行。


师资队伍专业化 激发教育“新动能”

联动协同聚合力。积极与绵阳市司法局结对互通,派出党建业务骨干参加绵阳市委党校工作业务培训,并赴绵阳部分基层党校参观学习。同时与绵阳市委党校、中物院党校建立协作机制,共同合办4期业务培训和1期所内全员政治轮训,实现教学阵地、师资互通共享。

择优师资入库。坚持“专、兼、聘”并举,构建“班子成员+教师团队+专家学者+先锋模范+优秀基层干部”师资体系,按照政治理论、综合行政、管理执法、医疗康复、教育矫治、规划财务、政工业务等7类授课课题进行分类,师资库内现有专职教师3人、兼职教师30余人的资料信息。

建立纳入退出机制。设计培训效果评估调查问卷,对评分“不及格”教师,及时调出师资库;对反响较好、获得好评的培训课题进行宣传推广,学员满意度不断提升。

构建智慧党建平台。设置卧式触摸智慧党建一体机,研发集党建宣传、党员教育、党务工作、党建管理为一体的智慧党建信息平台,通过一手资讯、一流课程,让省市级一线名师在线上与基层党员面对面,有效破解基层党校师资水平不高、课程深度不够的难题。


培训结构体系化 构建教学“新格局”

坚持上好“首修课”。以筑牢政治思想基础为重点,始终把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作为党校教育培训的首修课目,贯穿学习全过程。开展“全体党员进党校”活动,通过举办政治轮训、支部书记论坛、“青苗”班、“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我是党课主讲人”擂台赛、知识竞赛等,确保党员教育培训年度全覆盖。

用情修好“初心课”。开展“重读入党志愿书、背诵入党誓词”活动,唤醒内心深处对党的深厚感情。把入党时的志愿和现在的本职工作相结合,找差距,守初心,担职责,进而推动全所各项工作争先进位。

精心挑选“专业课”。以提质赋能为重点,结合场所实际,精心设置内容。今年以来,先后举办信息宣传暨公文写作、枪弹管理、教师培训、财务管理等“专业课”培训18期,参训人员1000余人次。

用活用好“户外课”。组织党员民(辅)警100余人次赴省资阳强戒所、邑州监狱、崇州监狱、川中监狱、江油市司法局等单位参观交流、跟班学习。同时用活中物院科技馆、两弹城、“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飞龙山红军战斗遗址、南山烈士陵园等红色资源,组织开展现场教学200余人次。

下一步,省新华强戒所基层党校将坚守“两个独特价值所在”,因地制宜、做强师资、锤炼队伍、夯实党性,切实保障场所党员培训教育常态化、有序化、实效化,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党员干部的能力素质,为实现全省司法行政戒毒系统第二个“五年三步走”发展目标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编辑:夏修露   校对:何盈巧   审核:曾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