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赔电诈款“十次九拒” 看法院如何“自证身份” 向158名电信诈骗受害人发还退赔款350万余元

  
2023-07-19 10:13:30
     

廖建炎 沈洁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雍剑波

“你好,请问是XX吗?我是邻水县法院执行局干警,打电话是通知你领取退赔款……”

“骗子!你再给我打电话我就报警!”

随着“嘟”一声,电话被挂断,这是执行干警第N+1次被当做了“诈骗犯”。

7月19日,记者从广安中院获悉,邻水县法院对依法审结的电信诈骗案件开展涉案财物追缴及集中退赔,以“线下确认+线上划款”的方式向158名被骗的受害人发还追缴的退赔款共计350万余元,挽回了受害人的经济损失。

事情还得从一起电信诈骗案件讲起。2018年2月,袁某伙同他人成立虚构的公司,并共同前往柬埔寨开展电信诈骗活动,在各类网站推广股票投资虚假信息吸引受害人加入微信群。

通过冒充老师、发链接听课以及在群里安排“水军”吹嘘讲师推荐的股票等方式取得受害人信任后,引诱受害人到指定的平台注册账户并购买指定股票,以亏损本金并收取手续费、隔夜费、利息费等方式骗取受害人财物。

经法院依法审理,袁某等人因犯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到十三年不等的刑罚,并处罚金,同时责令各被告人对受害人损失予以退赔。

判决生效后,因部分被告人未履行退赔义务,为尽快挽回受害人损失,邻水县法院迅速启动执行程序,开展赃款追缴工作。执行干警第一时间对案件信息进行梳理,详细掌握前期已经控制的财产以及尚需进一步执行的财产情况。鉴于该案受害人数众多、退赔金额较大等情况,为最大限度保障各受害人权益,执行团队采取了一系列有效举措。

01全面核查财产线索

对被执行人名下银行卡、微信、支付宝等财产账户进行“线上+线下”多维查控,全面掌握被执行人财产状况。

02异地扣划银行存款

对于被执行人被冻结账户在异地的,及时委托当地法院进行扣划。

03动员家属代为履行

通过电话、微信等联系方式,与部分被执行人家属多次沟通,动员被执行人家属代为补齐退赔款。

04及时扣划冻结款

加强与公安机关的沟通对接,将刑事侦查阶段冻结的退赔款及时扣划到位。

在执行干警的不懈努力之下,共追缴到退赔款350万余元。

集中退赔

案款到账后,新的难题也随之而来。电信诈骗受害人散居全国各地,如何尽快让一百多名受害人及时领到退款?如何让他们在异地顺利办理领款手续?如何在远程沟通中打消受害人疑虑?这些都是摆在执行干警面前的现实问题。

执行干警第一时间调取卷宗查询统计受害人身份信息及联系方式,对变更联系方式的受害人,积极请求公安机关协助查询。同时针对执行到案的案款,按比例仔细计算发放金额,制作案款分配方案,有效提升案款发放效率。

在联系受害人办理领款手续的过程中,因为遭受过电信诈骗,受害人对陌生来电防备心极强,执行干警在联系受害人的过程中通常是“十次九拒”,退赔工作一度进展困难。

“大家被骗怕了,把我们当成诈骗也很正常,说明大家反诈意识提高了,这是好事!”

为打消受害人顾虑,执行干警采取“公告+电话”的方式,通过张贴公告、提供工作证件、视频连线等多种方式“自证身份”,远程指导受害人办理退赔手续。

领款材料从千里之外纷纷邮寄至法院,执行干警依照被骗金额按比例以“云支付”方式发还到受害人个人银行账户,受害人足不出户即领取到法院转账的案款。


“还以为这些钱都打水漂了,没想到还能追回来,太感谢了...”

收到转账后,大家纷纷打电话、发短信对法院的退赔工作表示肯定和感谢。历时两个月,350余万元退赔款全部发还到位,切实让受害人的合法财产“失而复得”。

近年来,诈骗犯罪案件多发,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财产安全。邻水县法院始终秉持司法为民宗旨,在严厉打击诈骗犯罪的同时,加强对赃款、赃物的追缴力度,确保及时退赔到位,最大限度减少受害人的经济损失,全力守护老百姓“钱袋子”。

编辑:徐雯夏   校对:张晓雨   审核:代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