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黄蓝绿”四色分类管控 构建“林草警务”新格局

  
2023-07-05 15:09:44
     

黄勇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张磊 乡城县公安局供图

“红黄蓝绿,一目了然,每一种颜色都有特殊含义,我们在侦查涉林案件时,要一一对应。”近日,甘孜州乡城县发生一起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案,在案情分析会上,乡城县公安局政委彭强对新建立的生态警务网格进行了解读。

森林面积462万亩,覆盖率达62.38%,甘孜州重点林区……负重千钧,困境重重,“林草警务”要如何破局?近年来,乡城县公安局通过深度聚焦“田园净土、林草警务”特色品牌,深入践行公安生态卫士职责使命。

 

四色分类明管控

“我们全面分析2018年以来全县生态保护领域刑事案件和火案(情)特点,梳理发案时间、点位、类型等要素,并制图标注,明晰各林区生态安全形势。”乡城县副县长、公安局长邹雪红向记者介绍说。


乡城公安在57个警务网格基础上,将全县林区划分为8个红色、10个黄色、4个蓝色、4个绿色网格,明确红色重打非法捕猎,黄色严打盗伐林木,蓝色密防违规野外用火,绿色常态巡防的工作重点,形成了“警格+网格”的四色分类管控模式。

数字化赋能,“智慧眼”传递前端风吹草动。2020年以来,在乡城县委县政府大力支持下,乡城公安新建28个智慧林草监控、15个县级防火卡点天网,与20个“数字林草”监控全部接入公安局指挥中心;在案件高发区域安置20台夜视红外相机,一并实行专人网巡,定期汇总查找分析可疑线索,提高生态警务网格的“办事效率”。

多能网格齐联动

高精尖的科技背后,人的力量尤为重要。在“林草警务”创建中,乡城县公安局平衡科技和人力资源,成立了青德、热打两个警务中队,整合全县15个防火点、3个治安卡点、3个林业管护站,设置21个林草警务室;在32个村级防火点增设32名“一村一警”与346名群防力量联动联防,实现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出击的“一站多能”战备升级。


此外,乡城公安还突出卡点筛排过滤作用,启动两点一站“八个一”工作规范和“九步战法”,构筑起见面宣传、进山扫码、出入林检查、格内巡护、联防联保“四道防线”。与毗邻公安机关签订协作协议,扩大共享“朋友圈”,2022年来,移交非法捕猎2案5人,有力维护了边界林区安稳。

紧盯重点防风险

野生动物的新生天敌是夹钳套网枪刀,这一点,干了13年森警的廖华有很深的体会。除了通过生态警务网格后台监测外,乡城县公安局森警大队还从重点人员、重要场所、重要时间节点等方面进行拉网式排查,做到靠前驻防。据统计,2022年来,乡城公安共侦破生态类刑事案件16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2人,破案与打击数为前三年总和。 


“山上的路怎么走最省体力,长期的‘巡山打卡’让大家对辖区的情况了然于心。”森警廖华说。近年来,随着生态警务网格的建立,相应工作也在同步推进。民警们通过“巡山打卡”进行线索查找和预防犯罪,针对去年以来频繁发生的“熊出没”事件,立即启动“驱熊护安”专项行动,协助群众安装隔离网,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群众高度赞扬。

法治宣传护生态

兵松是乡城县公安局的一名“田园”义警,2022年以来,他和其他“田园”义警一起,协助“一林一警”开展巡山护林、卡点查缉、法治宣传等工作。


近年来,乡城公安依托“六进六边”等工作,与社区、学校、企业共联共建,积极推进“警企联盟”“派出所长每周接访”“六无平安乡村”建设等活动,印发警民联系卡、宣传海报3万余张。动员学生、企业和群众主动加入生态保护宣传实践活动,共同维护全县生态资源安全。将57名“田园”义警,48名治保力量,626名护林护草员纳入群防群治力量,全面收集信息、调解矛盾、讲案普法,形成“线上+线下”,“警力+民力”浓厚宣传氛围。


“下一步,我们将以谋得最实在、干得最主动、走在最前列的准则和担当,联合应急管理、林草、水务等部门高位推进深耕善治,把林草警务打造成生态乡城的标本,书写绿色勋章。”乡城县副县长、公安局长邹雪红说。

编辑:王硼   校对:张晓雨   审核:代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