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委依法治省办
四川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把加强基层法治建设作为重中之重,选取14个县、采取“1名省领导+1个省直部门+1所院校+1名资深律师”联系指导的“四个一模式”,开展为期1年的全面依法治县示范试点,并组织24个省直部门自上而下示范推动解决法治建设8个具体问题,极大提升了县域治理能力,探索了全面依法治县有效路径,推动了全面依法治国部署在基层落实落地。
压实责任建强队伍。试点县率先制定县委、县政府班子成员法治工作责任清单170多项,把中央要求细化到人到岗;依法治县办工作人员平均达3人,7个县配备了专职副主任,把依法治县办打造成宣讲队、教导队、督战队;成立全面依法治乡镇(街道)委员会,在村(社区)配备法治联络员,打通法治“最后一公里”;探索打造“法治小院”,综治中心、“两所一庭”、检察站集中办公、协调联动,统筹推进乡镇法治和平安建设。
深入研究找准路径。坚持问题和实践导向,编制全面依法治县示范试点工作导引,梳理党委依法执政、政府依法行政、司法公正为民、社会依法治理4个方面、25个节点、83个具体问题,提出了137项解决措施;编制示范推动解决法治建设8个具体问题工作导引,查找40种表现、提出了42项解决措施,做到靶向准、措施实。建立法治台账2.1万册、法治导图3.34万张,推动法、岗、人、事、责紧密融合;聚焦合法性审查不严,成立审查委员会,推行审查程序和文本标准化;聚焦解决“执行难”,联动式打击拒执犯罪,构建“四网”联动、全民参与的治理“老赖”新格局;聚焦小区治理难题,在40个小区探索编制小区依法治理操作手册。
四川省委将示范试点作为重大部署,召开专题部署会,纳入绩效考核,省领导牵头推进,依法治省办全流程辅导,示范试点取得明显成效。创建了全面依法治县重要指标体系,健全制度机制408个,全覆盖的“法治账图”成为干部职工的岗位操作手册,合法性审查、行政执法、依法治企等标准文本及流程不断优化。216件未执结典型案件得到有效解决,101个县域重大纠纷妥善化解,群体事件和刑事案件大幅下降,人民群众的法治获得感显着提升。
(摘自《为续写“中国之治”新篇章提供有力法治保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座谈会发言摘编》,原载于2021年11月10日《人民日报》第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