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法院召开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新闻发布会
一审受理涉黑恶及“保护伞”犯罪案375件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 徐毓蔚)昨(14)日,省法院召开全省法院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新闻发布会,发布全省法院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情况以及全省法院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以来审理的10个典型案例。记者了解到,全省法院按照中央、省委和最高法的统一安排部署,科学谋划、精心组织、周密实施,专项斗争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记者从会上获悉,截至5月10日,全省法院一审共受理涉黑恶及“保护伞”犯罪案件375件2537人,其中涉黑35件444人,涉恶322件2068人,“保护伞”18件25人,共审结137件839人;二审共受理涉黑恶及“保护伞”犯罪案件55件382人,其中涉黑7件97人,涉恶43件275人,“保护伞”5件10人,共审结32件248人。
其中,南充何硕等人涉黑案成为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宣判的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第一案;公安部、最高检联合挂牌督办的泸州张虎跃等16人涉黑案件已二审宣判生效,张虎跃被依法判处死缓并限制减刑,中央扫黑除恶督导组要求总结推广审判经验。5月中下旬,各地法院将陆续宣判一批涉黑恶势力及“保护伞”犯罪一审、二审案件。
据介绍,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省法院党组先后召开8次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成立以党组书记、院长王树江为组长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制发《关于全省法院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实施方案》《全省法院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年度工作要点》。同时,全省法院确定了421名以院庭长和刑事审判业务骨干为主体的扫黑除恶专业法官队伍,并建立了专业法官名册,省法院扫黑办还在名册中推荐34名法官成立扫黑除恶审判专家库,有效为专项审判工作提供人才智力支持。同时,省法院已对全省22个中院开展了3轮全覆盖督导调研。
此外,全省法院延伸审判职能,参与综合治理,全面深挖排查隐藏在矛盾纠纷背后的黑恶势力及“保护伞”线索,建立线索管理台账,并及时移送相关部门深入查处,截至5月10日,全省法院排查和接收群众实名举报涉黑恶线索303条、“保护伞”线索33条,其中已查实涉黑恶犯罪5件,发出涉黑恶案件司法建议57条,其中37条已收到回复。
下一步,全省法院将继续开展专项培训和联合培训,夯实一线办案人才基础;继续加大对黑恶势力及“保护伞”犯罪案件的审判力度;深挖、彻查黑恶势力利益链,摧毁黑恶势力“造血”能力,推动我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不断取得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