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省司法厅党委书记、厅长刘志诚
本报记者 兰楠/文 蒋京洲/图
19日,省委书记、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主任彭清华主持召开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一次、第二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审议《中共四川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工作规则》《中共四川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协调小组工作规则》《中共四川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办公室工作细则》《四川省全面依法治省2019年工作要点》等,吹响了全面依法治省工作再上新台阶的号角。
全面依法治省对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有什么积极影响?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办在全面依法治省工作中扮演什么角色?今年全面依法治省工作如何开展有何亮点?会后,带着这些问题,本报记者专访了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省司法厅党委书记、厅长刘志诚。刘志诚表示,下一步我省将统筹推进各方力量资源,解决当前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以钉钉子精神,推动全面依法治省各项部署落地落实,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四川。
记者:全面依法治省对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有什么积极影响?
刘志诚:近年来,四川省委高度重视法治工作,认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坚持把全面依法治省作为一项战略任务和关键性工程来抓,在全国率先出台依法治省纲要,制定了《关于抓住领导干部“关键少数”全面深入推进依法治省工作落实的意见》和《关于省委常委会带头进一步增强法治观念深化依法治省实践的意见》,扎实推动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在四川落地生根,治蜀兴川各项事业依法有序推进。去年11月,根据中央机构改革统一部署,省委将省依法治省领导小组改为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这是省委进一步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省工作的领导,统筹推进法治四川建设的重大举措。
法治具有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当前,我省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期、深化改革的攻坚期、社会矛盾的凸显期,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十分艰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促进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根本要靠法治保障。省委鲜明提出,要把治蜀兴川各项事业全面纳入法治轨道,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四川,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安全的政治环境、更加稳定的社会环境、更加公正的法治环境、更加优质的服务环境。因此,做好新时期全面依法治省工作,对推进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既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又是迫切的现实需求。
记者:今年全面依法治省重点要抓好的工作是什么?
刘志诚:今年全面依法治省的重点工作就是我省全面依法治省2019年工作要点,已在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主要包括7个方面22项。一是加强全面依法治省统筹,重点要制定全面依法治省规划、健全全面依法治省统筹机制、完善全面依法治省评价体系。二是强化改革发展领域地方立法,涉及健全全面实施宪法的立法机制、加强服务高质量发展领域立法、加快改革和开放领域法规规章立改废工作三个方面。三是加快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要深入开展法治政府与政务诚信建设、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四是切实提升司法公信力,主要有全面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着力深化诉讼制度改革、统筹破解司法工作难题。五是扎实推进法治社会建设,着重规范促进社会组织发展、构建分层次分类别精准普法新格局、加快建成覆盖全业务全时空的法律服务网络。六是着力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要积极健全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健全民族地区依法常态化治理体制机制、创新开展法治示范创建。七是认真做好全面依法治省保障工作,特别要加强法治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优化考核督察机制、强化法治理论研究。
记者:今年全面依法治省工作的特色亮点有哪些?
刘志诚:今年是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成立后全面开展工作的第一年,做好今年全面依法治省工作十分重要。今年工作有以下特色和亮点:一是制定法治四川建设规划,谋划好四川法治愿景。我们将全面深入系统总结《四川省依法治省纲要》实施以来依法治省的经验做法,对接中央正在拟制的《法治中国建设规划》,拟制好《法治四川建设规划》,确保法治四川建设与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衔接,到2035年与全国同步实现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设的战略目标。二是探索制定四川版法治指数,实现可量化的法治正义。将引入第三方评估和大数据分析,科学设置法治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以量化、透明的方式展示法治建成成效,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三是以行政执法为突破,启动法治规范化标准化体系建设。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建立行政执法清单,探索建立行政执法标准,不断深化行政执法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四是扎实推进重点领域法治建设,探索建立一体化法治保障新机制。按照一体化思路,统筹立法、执法、司法、普法资源,形成法治合力,集中开展营商环境优化、食品药品监管、乡村法治振兴三大行动,探索构建立法、执法、司法、守法普法各环节有机衔接、靶向一致、一体贯通的法治保障新机制。五是加强重点区域依法治理,促进法治建设均衡发展。重点抓好藏区依法常态化治理、彝区禁毒防艾、乡村法治建设,深化法治扶贫,强化基层治理,力争用三年时间使法治建设不平衡的问题总体解决。广泛开展各类法治示范创建,不断提升基层依法治理水平,让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成为社会新常态。
记者: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办在全面依法治省工作中扮演什么角色?
刘志诚:省委决定设立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作为省委议事协调机构,负责全面依法治省总体布局、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委员会下设立法、执法、司法、守法普法四个协调小组,办公室设在省司法厅。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办是委员会的常设办事机构,接受委员会直接领导,负责统筹、协调、督促、检查、推进各协调小组、各地各部门开展法治建设,是全面依法治省工作的引领者、实践者、推动者,必须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更大的力度为统筹推进全面依法治省各项工作,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做出更大的贡献。
记者:今年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办的基本工作思路是什么?
刘志诚:今年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办的基本工作思路:一是围绕加强省委对全面依法治省各项工作集中统一领导,健全统筹全面依法治省的机制和制定各项规划,包括法治四川建设规划、法治社会建设纲要、乡村振兴法治规划、法治政府建设规划等。二是围绕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总目标,全面推进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推动建立涵盖立法、执法、司法、守法普法各个环节的规范化体系,能纳入标准化的一律标准化。三是围绕在法治建设中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这一关键,坚决推行法治公开化,从人民群众对法治的期盼入手,以法治指数评价和督查考核为突破口,倒逼立法、执法、司法、决策各个环节主动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让法治成为四川核心竞争力。
记者:下一步要如何把依法治省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刘志诚:我们将通过召开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办公室主任会议,专门研究贯彻落实问题。并按照《四川省2019年全面依法治省工作要点》确定的时间表、任务书,坚决确保委员会的每一项举措落到实处。一是抓任务分解。将工作要点确立的目标任务逐项分解,明确责任单位、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倒排工期、挂图作战。二是抓工作督导。加强对全面依法治省工作的督促检查,不定期开展法治督查和法治暗访,建立法治通报制度,确保全面依法治省各项决策部署有序推进。三是抓考核评价。将工作评价与社会评价结合起来,制定全面依法治省工作考评办法,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充分发挥考评的“指挥棒”作用。四是抓试点示范。对重大创新性举措首先在基层开展试点示范,总结经验后全面推开。同时,坚持典型引领,及时总结推广基层好的经验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