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市高水平建设全国“雪亮工程”示范项目 1.5万双智慧之眼守护眉山平安

  
2018-12-27 09:35:23
     

  眉山市高水平建设全国“雪亮工程”示范项目

  1.5万双智慧之眼守护眉山平安

  刘正国 本报记者 熊勇

  近日,全国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示范城市项目——眉山市“雪亮工程”正式通过省市有关部门严格验收,投入运营。1.5万双智慧之眼,织就一张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之智慧之网,成为平安眉山“守护神”。

  作为全国首批45个‘雪亮工程’示范城市之一,眉山市在两年创建中放了哪些大招?取得了哪些成效?如何打造全国示范城市样板?本报记者采访一探究竟。两年创建打造全国样板“我的摩托车被偷了,‘雪亮工程’帮忙破案,这么短时间内就找回来了!”“今年6月,我家老人被车撞了,司机跑了,‘雪亮工程’帮了大忙。”

   自启动“雪亮工程”建设以来,散布在眉山大地的无数双智慧之眼就发挥出令人惊叹的作用,受到老百姓频频点赞,这与眉山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科学规划、高效建设、深度应用分不开。

  眉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明确要求,“雪亮工程”是运用信息化、智能化、项目化手段建立和完善社会治安立体化防控体系,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的最好载体,要以更高政治站位、更优质量标准、更严纪律要求,努力把“雪亮工程”建设成为全国示范城市项目的样板,建成守护人民安宁的“千里眼”,为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和平安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市上专门成立了市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示范城市项目领导小组,由市委副书记、市长罗佳明任组长,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周孝平,副市长、公安局局长罗毅任副组长,成员单位由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经信委、市信息化办、市大数据产业推进办公室组成。市综治办、市公安局迅速调研交通、商务、旅游、城管等20个市级部门和六区县公共安全视频建设现状和联网需求,掌握第一手基础数据,编制完成《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工程联网方案》《眉山市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示范城市项目建设方案》。

  具体创建中,市综治办、市公安局坚持挂图作战、挂效督责,确保项目高质量提前建设完工。高标高质守护和谐安宁,高标准推进。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将该项目作为眉山智慧城市建设中唯一的视频监控平台,按国内一流标准设计建设。市委政法委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并提出“五高”要求:高标准规划、高强度整合、高效率利用、高质量维护、高安全运行。市上将“雪亮工程”建设项目经费纳入市、区县财政预算,按照分步实施、全额保障的原则,除中央财政补助的1900万元资金外,市、区县财政共同出资8069万元,足额全力保障。

  高质量建设。结合眉山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治安形势现状,科学规划视频接入范围和规模,在做好总平台预留空间的同时,确定了当前15000路联网建设设计的规模,并将公安天网工程4000路和农村“雪亮工程”5000路的视频资源作为重点首批接入,教育体育、城乡住房建设、交通运输等20个部门按要求分批接入。针对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这一现实,眉山市创新采用EPC模式建设该项目,变二次招标为一次招标,实现项目设计、采购、施工一体化,从而有效缩短工期、加快进度。高水平应用平台已经搭建,如何实现互联共享?眉山在市县两级搭建“一总两分”平台,建成了市级公共安全视频联网应用总平台(市级联网总平台)、区县综治分平台、区县公安分平台,通过“一总两分”平台,实现“联、管、用”建设目标。项目建成后,将充分发挥“雪亮工程”在治安防控、应急指挥、打击犯罪、城市治理、智能交通、服务民生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将为眉山建成国家级新型智慧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奠定坚实基础。

  下活“一盘棋”、织好“一张网”、惠及“数百万人”,一个个视频监控探头,就像一双双眼睛,更是一个个24小时在岗不眠不休的战士,不时闪烁的红色光亮犹如夜空中最亮的星星,遍布在眉山城乡每一角落,守护着眉州大地和谐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