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改革第一乡”的向阳派出所

  
2018-12-19 10:34:31
     

  

民警在向阳镇幸福广场巡逻

  位于“中国农村改革第一乡”的向阳派出所

  本报记者张磊文/图

  1980年4月,广汉向阳在全国率先摘下“人民公社”的牌子,用“乡人民政府”的牌子取而代之,在全国掀起了农村改革的新浪潮,向阳乡也因此被誉为“中国农村改革第一乡”。1986年,向阳撤乡建镇,与此同时,向阳派出所建立。

  从农村改革第一乡到全省首批工业型试点镇,向阳镇的产业结构在发生着变化,向阳派出所的硬件设施、办公环境在一步步提升,但是派出所民警为民服务、打击犯罪的职责与使命却一直没变。

  向阳派出所建立

  今年75岁的凌显良是向阳派出所的第二任所长,他在所长的位置上一干就是10年。

  1986年,向阳撤乡建镇。向阳人有一种“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向阳镇的经济开始活跃起来。向阳镇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引导农民扩大经济作物面积,为乡镇企业发展提供了原材料。通过油菜大面积栽种,镇办油厂取得了较好效益。尝到发展乡镇经济“甜头”的向阳人,掀起了发展乡镇经济的热潮。“一下就冒出好多企业,个体、村办、乡办,到处都是工厂,随便开个啥子厂都能挣到钱,大家积极性高得很。”73岁的刘婆婆见证了向阳乡镇经济的兴起。

  经济发展了,一些新的犯罪形式也随之出现,治安开始复杂起来。一天,公安局领导找到凌显良,希望他能去向阳派出所当所长,带领派出所的民警保卫改革开放后经济建设的成果。“接到任命后,我向领导保证,要干就要干好!”凌显良说,他抱着“在一个地方就要为这个地方发光发热”的决心,来到了向阳派出所。当时的向阳派出所条件简陋,没有独立的办公场所,大礼堂一侧隔出来的4间房屋就成了派出所的办公场所。“不像现在的向阳派出所,设有群众接待区、民警办公区、执法办案区、生活区,十分规范。”凌显良说。

  老所长大力整顿治安

  到了向阳镇以后,凌显良用了一段时间对这里的治安情况进行摸底调查。他发现,辖区内没有大的刑事案件,主要是一些盗窃案件,在人民群众中产生了不好的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对盗窃通信电缆线。“电缆线里面是铜芯,能卖个好价钱,而且是露天的,所以很容易被盗。为了及时向派出所报警,电信部门还为派出所安装了专线电话,三天两头就会接到他们的报警。”凌显良说。

  为了打击猖獗的盗窃行为,除了派出所民警,凌显良还将工厂保卫干部、民兵等召集起来,成立了治安巡逻队,每天开展例行巡逻。为了加大打击力度,到了晚上,在容易发生电缆线被盗的地方,每根电线杆下都有巡逻队员蹲守。经过3个月的整治,辖区内电缆线被盗的发案率大大降低。

  接着,凌显良又组织民警对农村偷鸡、客车上偷钱、盗窃铁路运输物资等犯罪行为开展集中治理。“辖区内的治安逐渐变好了,看见我们强有力的打击力度,许多小偷都不敢踏入向阳的地界。”凌显良说。

  现在走在向阳镇的大街上,不少老街坊们都认识老所长凌显良,大家都热情地和他打着招呼。“凌所长以身作则,凡事都冲在前面。每到逢年过节的时候,我们都能看见凌所长带着民警在街上巡逻。向阳的治安慢慢变好了,我们厂里面从没遭偷过。”当年开了一家瓶盖厂的吴大爷说。

  新所长通过科技强警

  改革开放后,向阳镇大力推进各项改革和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先后被评为全国重点镇、国家级生态镇和全国卫生镇,纳入四川省统筹城乡试点,是全省“百镇建设试点行动”首批工业型试点镇。除了经济快速发展,向阳镇还获得了“四川省社会治安模范乡镇”等称号。

  向阳镇是德阳市的南大门,与成都市的新都区、青白江区、彭州市相邻,交通四通八达,现在共有企业近400家。陈先勇是向阳派出所的现任所长。去年,针对辖区内企业多的情况,派出所专门组织了3名民警对所有企业进行走访,邀请企业负责人加入微信群。在微信群里,民警会向企业发布治安动态、法律法规和安全防范知识等,还可接受企业报警、求助、咨询,拉近了警企之间的沟通联系。

  去年,向阳镇附近的几个乡镇出现了“油耗子”偷油的情况,考虑到企业运输车辆多的情况,民警及时在微信群里发布了安全提示。“效果明显,企业加强了安全防范,起到了很好的预警作用。”陈先勇说。

  1988年,向阳派出所有了第一辆长安面包警车。在这之前,民警们巡逻、办案都是靠走路或者骑自行车。现在的向阳派出所已经完成了“小天网”建设,民警们坐在电脑面前点击鼠标,就能完成对主要场镇街道,重要路段的巡逻。“我们已经建立起了‘探头站岗、鼠标巡逻’的新防控体系,改革开放40年了,民警的技术装备和办案手段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我们应该学习老一辈向阳人开拓创新的精神,更加有力地维护治安稳定、提升群众安全感、提高全镇辖区内的治安治理水平。”陈先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