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人大法工委深入多地开展就业立法调研
做好立法工作助力就业创业
本报讯(记者 徐毓蔚)就业是民生之本,我省的就业立法工作进展如何?记者昨(17)日从省人大了解到,5月以来,省人大法工委深入自贡、宜宾、成都等多地开展《四川省就业创业促进条例(草案)》(下称《条例(草案)》)的立法调研工作。调研组结合《条例(草案)》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认真汇总研究提出的问题和意见建议,为立法做好服务工作。
5月10日至12日,为做好《条例(草案)》的立法服务工作,省人大法工委组成调研组赴成都高新区,参加2017成都全球创新创业交易会等活动开展立法调研。调研组实地了解了新兴业态与多元化就业等前沿议题;听取了发挥科技企业、互联网平台企业的“龙头”作用,推进“裂变式”创新创业等建议;调研了创业孵化基地、投融资机构如何发挥创业指导等作用,以及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共同举办创新创业赛事活动的有关情况。
在此前的5月3日至5日,省人大法工委就《条例(草案)》赴宜宾、自贡开展了立法调研,了解基层就业创业工作服务机制及保障、就业创业相关民生工程、大学生就业创业、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等具体情况。
在两市分别召开的座谈会上,调研组重点听取了人大代表和乡(镇)、街道、村(社区)工作人员关于就业扶持与公益性岗位结合、政府购买就业创业社会服务、就业创业补助资金使用、失业保险基金结余支持就业创业等方面的情况介绍,以及对草案修改的意见建议。
调研组表示,此次调研结合就业创业的新情况和各自工作实际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立法建议,有助于结合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审议意见,细化、完善《条例(草案)》。调研组将认真汇总研究大家提出的问题和意见建议,按法规层面、政策层面、操作层面进行分类,为立法做好服务工作。
◎新闻背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城镇新增就业累计达到485.3万人,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2491.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4.5%以内。我省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但就业的总量矛盾依然存在,招工难与就业难问题并存,迫切需要将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就业创业政策提炼上升为地方性法规。
在3月27日召开的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四川省就业创业促进条例(草案)》首次提请省人大常委会审议。《条例(草案)》明确了我省就业创业促进的工作机制,并对国家和我省行之有效的就业促进政策措施进行了整合完善。在上位法的基础上,《条例(草案)》细化了就业援助制度,明确将就业援助工作纳入政府就业促进目标责任考核;建立就业困难人员实名登记制度和信息数据库,实行动态管理、精准帮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