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样的母爱
她们亲手送女儿进高墙
陈静 本报记者 赵文 文/图
本周日是母亲节。每个母亲,一定都希望儿女能常伴身边。但有这样一群母亲,她们拨通派出所电话,亲手将女儿送进了强制隔离戒毒所。也许有人不理解这些母亲的举动,但为了女儿的后半生,她们不得不做出这样的抉择。如此深沉的母爱,沉沦毒海的女儿能理解吗?是否对母亲充满怨恨?
5月10日,记者走进四川省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下称省女所),采访了3名被母亲送来的戒毒人员,探寻她们背后的母爱故事。
故事1
趁她熟睡妈妈拨通派出所电话
入所时间:2016年9月报警人:妈妈最想对妈妈说的话:“妈妈对不起!请你原谅我。”
“我不恨她,但我不想理她……”27岁的李玉梅在家中被民警带走后,很长一段时间都对来看望她的母亲冷漠以待。
李玉梅曾是一名协警,有一个相恋多年的男友。为报复男友“劈腿”,她和认识不久的王刚有了孩子还结了婚。“没什么感情,只是我很想要个家。”李玉梅说,从她记事起父亲就患病在床,母亲杨梅忙于工作和照顾父亲,姐姐成家不久也离了婚,她一直没有感受到家庭温暖。
让李玉梅没想到的是,女儿8个月时,王刚开始不回家,“打牌,赌博,吸毒。”她后悔自己把婚姻当儿戏,但又希望王刚能作出改变、戒掉毒瘾。然而,王刚不仅不听,还殴打李玉梅,有一次甚至将刀横在她脖子上。绝望的李玉梅提出离婚,但王刚不同意,还隔绝了她与外界的所有联系。李玉梅开始自暴自弃:“我想我也吸毒,这样就不会嫌弃他。”李玉梅陷入毒品的深渊,可王刚并不理会,依然殴打她。忍无可忍的李玉梅终于在妈妈帮助下,和王刚离了婚。
离婚后,孩子判给了丈夫,李玉梅伤心欲绝,沉溺于毒品不能自拔。她花光10多万元卖房款,还骗了母亲不少钱,一直不回家。母亲杨梅在网吧找到女儿时,身高160cm的李玉梅只有60多斤了,没几天,女儿又偷跑出去。2016年8月25日,李玉梅吸毒后回家看妈妈,回房间不久就睡着了。此时,杨梅拨通了派出所电话。李玉梅在熟睡中被民警带走,后来体检时才知道自己严重贫血,随时有生命危险。刚到省女所,李玉梅就住了一个月院。在民警照顾教育开导下,她渐渐认识到吸毒的危害和给亲人带去的伤害,还有母亲执意送她来戒毒的苦心。“那时她心理很封闭,害怕与人接触、交流。”二大队民警陈宇告诉记者,为了帮李玉梅修复心灵伤痛,大队心理咨询师积极介入治疗,民警也有意识带她参与集体活动。
在戒毒所呆了8个月,李玉梅渐渐走出痛苦。“我记得在来戒毒所的路上,抓我的民警对我说,幸好妈妈把我送到戒毒所,晚一点可能命都没有了。”李玉梅说,以前她不懂事,总以为妈妈不给我买东西是舍不得钱,后来才知道妈妈是要攒够了钱才能给她买一双鞋子。她开始反思:自己为什么会把人生过成这样。“我现在能体会妈妈送我来时心里有多痛。现在每次她来看我,我都忍不住哭。”李玉梅说,现在心里最想的就是女儿和妈妈。“女儿会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妈妈不哭。因为她常看到她爸爸打我。”说起以后,李玉梅说只想把毒品戒了,学点技能出去找个工作,“我只有好好做人,让自己变强大,才能自信的面对自己的孩子和妈妈。”
故事2
吸毒15年她卖掉妈妈四套房
入所时间:2017年2月报警人:妈妈和男友最想对妈妈说的话:“对不起,妈妈,我想你了!”
35岁的林溪有15年吸毒史,因为常年打针,手背上的印记触目惊心。3岁时父母离婚,林溪和母亲相依为命,13岁辍学后一直没工作。2001年底,20岁的林溪和男朋友分手,心情不好的她和朋友在酒吧中开始吸食摇头丸、K粉。被妈妈发现是在她吸毒的第二年,她躲在房间偷偷打针,半途晕倒在床上,妈妈推开门看到她手背上还插着针管。叫醒她后一巴掌打在她脸上。
就在那两年,妈妈的住房和铺面拆迁,得到5套住房和一笔数目不小的补偿款。有一天,林溪想和朋友出去吸毒,便从妈妈那骗走4万元,随后半个月没有回家,每天和朋友一起吸毒。“前前后后,从我这拿走十几万元现金,我其实知道她吸毒,但是不忍心看她难受的样子。”林溪妈妈说,发现女儿吸毒后,她就带着女儿到处自费戒毒,重庆、夹江、广州……听到哪里可以戒毒就去,但每次戒毒回来不久,女儿又开始复吸。
2016年,林溪认识了现在的男友小强,两人感情很好,但她还是没戒掉毒品。“其实我也很想戒掉,但我只想到戒毒所呆3个月或者半年,感觉两年太长了。”林溪说,对于到戒毒所戒毒,她一直没下定决心。当她不顾妈妈和男友反对再一次出门购买毒品,警察也跟着来了。林溪被妈妈和男朋友“出卖了”,妈妈还强烈要求民警对林溪进行两年的强制隔离戒毒。“送她进来难道我心里不难受?我已经62岁了,林溪也35岁了,她的后半生怎么办?我实在没有办法了……”林溪妈妈边说边擦眼泪。如今林溪理解了母亲的良苦用心,因为她自己也想戒毒,想结婚生个孩子,开始新的生活。
故事3
吸毒大学生想要重新创造未来
入所时间:2015年9月报警人:妈妈最想对妈妈说的话:“请妈妈放心,我会对自己、对您、对每一个爱我的人负责。”
母亲节快到了。这两天,27岁的戒毒人员李薇正忙着做一份礼物,送给妈妈张芬娜。
7岁时父母离婚,李薇跟着母亲生活,13岁那年,在一次朋友聚会上看到麻古,后来见的次数多了,就失去了戒心。开始吸毒后,李薇成绩一路下滑,原本在成都某重点中学就读的她,高考只考取了专科院校。从外地转回成都工作的张芬娜发现了女儿的变化:“她情绪很容易激动,稍有不顺便言辞激烈,我当时就怀疑是不是沾染上毒品了。”直到她发现女儿藏在床下的吸毒工具,整个人有一种被打垮的感觉。
李薇为了凑毒资,除了问母亲要钱,还常常在酒吧驻唱、到夜场兼职。张芬娜为了帮女儿戒毒,亲情牌、说服教育轮番上阵。“由于担心会在档案上留下污点,所以一直没想过把她送去强制戒毒。”张芬娜说,2015年8月,她几天没有见到女儿,后来得知女儿买了毒品一个人躲在邛崃的老房子里。找到李薇后,她放下狠话要和女儿断绝关系。药瘾正上头的李薇以一句“谁怕谁”回应母亲的愤怒,张芬娜摔门而出,回来时带着3名派出所民警。“其实,我内心还是有点庆幸的,如果我妈不这样做,我不知道怎么可以戒断毒品。”李薇说,还有4个月她就可以重新开始人生,不过她和母亲因为出所后的工作选择又产生了新的矛盾。“希望妈妈相信我,让我去创造自己想要的未来,而不是因为想要保护我,就把我拴在身边。”李薇说。
省女所教育科科长熊玉竹告诉记者,对所内1080名戒毒人员调查统计发现,有171人是家中直系亲属直接拨打派出所电话,将她们送到戒毒所的。而这1080名戒毒人员中,有447名学员已为人母。“每个妈妈都很爱自己的孩子,但是很多母亲没有找到好的方法,去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熊玉竹说,省女所一直以“红花楹母性回归教育”为主线,探索帮助女性戒毒人员角色回归的戒毒方法,让她们正确认识“为人女、为人妻、为人母”的社会责任,为更好的回归社会打下基础。
(文中人物除陈宇、熊玉竹外均系化名)①李玉梅说起妈妈不禁掩面哭泣②林溪手背上针管注射的痕迹依然清晰可见③李薇正努力学习着生产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