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亡13年为尽孝心选择自首

  
2017-03-29 09:52:11
     

    昨(28)日,四川省川西监狱以“爱在春天孝行天下”为主题举行第二届文化艺术节孝善文化传播教育暨主题帮教活动。现场,服刑人员们为母亲送上鲜花,洗脸梳头,为母亲尽一份孝心。

  62岁的张淑华(化名)拿到服刑儿子李明(化名)送上的鲜花,泪流满面。“我17岁离家逃亡,20年来第一次给妈妈送花。”李明告诉记者。1998年,他因为打架致人死亡后开始了逃亡生活,逃亡13年期间,他虽然挂念父母,但一直不敢和家人联系。

  逃亡:拿起电话却不敢拨通

  1998年,17岁的李明与人发生口角,将人殴打致死。害怕受到惩罚的李明从家中衣柜翻出500多元现金并拿走妈妈的首饰,登上前往广州的火车。逃亡13年,李明没有身份证,只能不停的换工作,“试用期一过,需要身份证明买社保,我只能辞职。”为了提高收入,李明通过朋友报名成人自考,学习软件编程技术,但同样因为身份问题,他不敢去参加考试。后来,李明在广州开了一家电脑专卖店。逃亡的日子,因为害怕“东窗事发”连累别人,李明也一直不敢成家。

  2011年7月,李明在网上看到公安部“清网追逃行动”的消息,经过4个多月的考虑,他最终选择自首。2011年11月9日,张淑华接起家中电话,终于听到了想念13年的声音。

  张淑华告诉记者,为了等儿子的消息,家中一直不敢更换电话号码。逃亡途中,李明即使多次拿起电话,却最终不敢拨通熟悉的号码。

  服刑:未来还从事电脑行业

  自首后,李明因故意伤害罪被判刑12年。2012年,李明被送到川西监狱服刑。

  服刑期间,李明一直表现很好,积极改造,目前已经获得两次减刑。每次的亲情会见,张淑华都会来看李明并给他送来书籍。服刑5年多,李明已经看了100多本书。“都是关于电脑方面的书籍。”张淑华说,每次会见之前她都要专门去书店挑选书籍给李明送来。

  “逃亡的日子,始终心有不安。父母年纪大了,想念他们的心情也与日俱增。”李明说,如今到监狱服刑,反而让他心里面更加平静。“其实,监狱管理很规范,很人性化。服刑期间,心里很踏实。”李明告诉记者,他打算出狱后继续从事电脑行业的工作,好好弥补对父母的亏欠。记者赵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