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行动”成绩单:全省破获毒品刑案 5.8 万起

  
2019-10-16 09:49:40
     

禁毒工作事关国家安危、民族兴衰、人民福祉。

10月15日,新时代新长征新川警——四川公安70年主题宣传活动走进省公安厅禁毒总队。记者获悉,在全国禁毒工作综合监测中,四川连续两年实现大幅提升,2018年被评为“优秀”等次,跃入全国第一梯队。新成绩禁毒成效“两升五降”“自1991年四川省禁毒工作领导小组成立,回望28载风雨历程,四川禁毒迈出的每一步都坚定有力,落下的每一笔都浓墨重彩”。省公安厅禁毒总队相关负责人表示。记者了解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禁毒工作取得“治理体系不断完善、打控效能持续提升、毒情形势趋于向好”的阶段性成效,截至2018年底主要指标实现了“两升五降”——“两升”即重点整治效能上升,我省渠县等5个国家重点整治地区实现摘帽,布拖等2个县实现降级;毒品犯罪团伙打击同比上升24%;“五降”即川籍外流贩毒人数、冰毒来源指向四川的案件、外流冰毒数量、新发现吸毒人员分别同比下降32%、61%、64%和17%,脱失吸毒人员较年初下降96%。

在全国禁毒工作综合监测中,四川奋起直追,连续两年实现大幅提升,2018年被评为“优秀”等次,跃入全国第一梯队。在全国禁毒工作会议上,我省凉山禁毒重点整治成效得到了充分肯定。新格局禁毒工作纳入政府绩效考核

坚持党政主导、高位推动,“五全体系”构建禁毒人民战争新格局。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禁毒工作,把“打好禁毒防艾人民战争”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战略举措;将禁毒工作纳入市(州)政府绩效考核。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新修订的《四川省禁毒条例》。省委、省政府“两办”印发毒品问题严重地区《责任考评办法》和禁毒人民战争《实施方案》,全省启动新一轮禁毒人民战争,全力构建“全链条打击、全要素监管、全环节戒治、全覆盖预防、全方位监测”的具有四川特点的毒品治理体系。6个市(州)39个县(市、区)党政主要领导担任禁毒委主任,4个市(州)、35个县(市、区)设立禁毒办专门机构,落实专职人员663名。

坚持问题导向、综合施策,“三个载体”助力禁毒重点整治取得新成效。依托“禁毒助推脱贫、禁毒重点整治、禁毒示范创建”三大载体,统筹各方资源,不断深化毒品问题综合治理,大力实施省委综合帮扶队和“百警援凉”工程,选派政法系统522名优秀干部驻点帮扶凉山禁毒工作;建立重点整治责任制度和客观毒情监测机制,全省89名党政干部因工作不力受到党纪政务处分,对21个市(州)94个县(市、区)开展生活污水涉毒要素监测。全省11个被国家重点整治的地区实现摘帽,眉山、宜宾在首批全国禁毒示范城市创建中被国家禁毒办评为工作先进城市,凉山籍外流贩毒人数与高峰期相比下降77.3%。新提升全省破获毒品刑事案件5.8万起

坚持主动进攻、重拳出击,“三大行动”推进缉毒打击效能实现新提升。聚焦省内突出毒品问题,以“端制毒窝点、摧贩毒网络、控涉毒群体”为重点,深入开展“天府破冰、川01、两打三控”三大专项行动,持续完善“4·14”打击制毒犯罪专案机制和“5·14”堵源截流工作机制,连续3年开展全省片区集中查缉拉练行动,全力掀起打防管控高潮。全省共破获毒品刑事案件5.8万起、抓获毒品犯罪嫌疑人7.6万名、缴获易制毒化学品872.1吨、查处吸毒人员39.5万人次,相继参与侦破一批“上中下游”全链条、全环节打击的部督重大毒品案件,其中凉山州盐源县公安局“2014-941”部级毒品目标案件专案组荣立集体一等功,广元堵源截流“两断三建”工作机制在全国大会作经验发言。2015年以来连续四年全省缉毒执法效能位居全国前四。

坚持源头治理、预防为先,“两项工程”推动禁毒社会化工作迈出新步伐。深入实施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6·27”工程和社区戒毒社区康复“8·31”工程,分级分类推进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站点和禁毒宣传阵地标准化建设。全省共有1万余所学校1000万余名学生接受教育,四川禁毒微信公众号订阅人数达到49万余人;创建国家示范学校12所、戒康示范单位(点)63个,2017年、2018年连续两年全省新发现吸毒人员分别同比下降3%和17%。我省禁毒阵地标准化建设经验、泸州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新苗经验”、成都温江戒毒康复人员就业帮扶模式在全国会议做交流发言。

在毒品预防教育方面,将其纳入到了在校学生的课堂和成绩考核中。此前,省公安厅联合教育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毒品预防教育的通知》,要求各地行政部门和学校切实抓好课堂教学,做到教学计划、大纲、课时、师资、教材“五落实”。并从2018年起,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全省初中、普通高中将毒品预防教育知识纳入相关学科的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中等职业学校将毒品预防教育知识纳入德育课程教学及考核。

本报全媒体记者 张磊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