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70年 法治新跨越

  
2019-10-08 09:29:42
     

机构改革后,司法厅以新的身份、新的姿态走上新的舞台,承担起法治四川建设新使命。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面对新时代的历史坐标,如何总结好依法治省四川经验,如何统筹推进全面依法治省各项工作,如何为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作出更大的贡献,刘志诚学习了许多,也作了许多思考。

70年风雨兼程,70年沧桑巨变。回望新中国成立70年来波澜壮阔的法治建设历程,从法制到法治,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从确立依法治国方略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既是艰辛的探索,更是光荣的历程。7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四川切实把治蜀兴川各项事业全面纳入法治化轨道,“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良序总体形成,为四川改革发展稳定提供了坚实有力的法治保障。作为四川法治建设的见证者和参与者,我深切感受到,社会各界法治观念日益增强、公平正义更加可触可感,人民群众获得感安全感不断提升,社会更加安定和谐。

七个跨越

勾勒四川民主法治发展历程

70年四川法治建设历程,可以用“七个跨越”来概括。

民主建设不断加强,实现了从“建立地方政权”到“民主制度化法治化”再到“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跨越。新中国成立之初,在党的领导下,四川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地方各级政权。改革开放后,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四川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长足进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日益健全和不断完善。

法制体系不断健全,实现了从“从零起步”到“有法可依”再到“立良法促善治”的跨越。1979年重新赋予地方立法权以来,我省立法经历了初创、快速发展、高质量发展等阶段。全省共制定省级地方性法规294件,现行有效215件;省级政府规章335件,现行有效167件,涵盖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教、生态等各个领域,为治蜀兴川奠定了坚实的法制基础。

依法行政不断升级,实现了从“全能政府”到“责任政府”再到“法治政府”的跨越。2001年,我省建成并运行全国首家省级政务服务中心。2008年,成都市武侯区成立了全国第一个行政审批局。2011年,省政府制定发布的《市县政府依法行政评估指标》荣获首届中国法治政府奖。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在全国率先建立省市县乡村五级政务服务体系和省市县三级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体系,全面实行“33证合一”,推行“一枚印章管审批”。

司法体制不断完善,实现了从“初创探索”到“规范重建”再到“优化配置”的跨越。新中国成立后,我省各级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行政机关相继建立,经历了文革破坏后又陆续恢复重建。改革开放后,我省探索建立人民监督员制度、法律援助制度,健全社区矫正制度,完善信息化审判管理机制。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全面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推动法官检察官员额制改革,健全司法权运行监督机制,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改革,全面实施立案登记制改革,在全国率先开展刑事庭审实质化改革和规范刑事诉讼涉案财物管理处置改革。

社会治理不断优化,实现了从“管制”到“管理”再到“治理”的跨越。70年来,我省经历“政府管制”“社会管理”“社会治理”三个阶段,逐渐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格局。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各类调解组织累计排查受理各类矛盾纠纷442.7万余件,调处成功436.4万余件。全面推行网格化服务管理,大力推进“雪亮工程”和综治中心建设,网格化服务管理平台累计办理各类事件4034.06万余件。坚持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制定实施村(居)规民约52854个。

法治信仰不断增强,实现了从“不知法、不懂法、不信法”到“自觉学法、守法、用法”再到“信仰法治、尊崇法治、捍卫法治”的跨越。1981年起,四川相继在大、中、小学和其他各类学校开设法制课程,对学生进行法制宣传教育。1986年国家启动“一五”普法,目前已经进入到“七五”普法中期。目前,全省组建法律人才库1692个、法律服务小分队4373支,配备村(社区)法律顾问4.3万余人,培养“法律明白人”48万余人。通过30余年的持续法治宣传教育,广大群众的法律意识与法律素质大幅度提高,全社会的法治观念持续增强。

民族地区法治建设不断深入,实现了从“封建专制”到“开放民主”再到“依法常态化治理”的跨越。70年来,我省民族地区实现了从封闭专制、落后贫穷到开放民主的伟大跨越,我们坚持法制统一与依法行使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立法权相结合,先后制定了民族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106件。针对民族地区法律服务资源匮乏,组建“四川同心·律师服务团”,对34个民族地区实行结对帮扶。随着依法常态化治理的深入推进,我省民族地区网格化服务管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等机制逐步建立,长治久安根基不断夯实。

五大举措

开创全面依法治省新局面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成立的元年。下一步,我们将按照省委“把治蜀兴川各项事业全面纳入法治轨道,把四川法治建设提升到一个新水平”的决策部署,以“五大举措”奋力开创出全面依法治省新局面。

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省的集中统一领导,开创党领导法治建设工作的制度化系统化新格局。注重党领导法治建设的系统性科学性,制定了健全完善全面依法治省各项制度规范,将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等制度化,确保党的主张、国家意志、人民意愿的高度统一,确保党的政策能够得到有效实施。健全完善法治四川建设规划体系。围绕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的总要求,紧扣“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等重大战略部署,研究制定四川法治建设规划和法治社会建设实施方案,谋划好四川法治蓝图。

坚持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打造平等保护一体保护新格局。通过推动出台《四川省企业和企业家权益保护条例》,从制度源头上营造公平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按照省委省政府“营商环境提升年”活动要求,制定《四川省提升营商环境法治化水平专项行动方案》,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对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实行包容审慎监管,保障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开展法治化营商环境专项督察,深入走访调研,畅通投诉渠道,持续营造法治化菅商环境,更好地服务民营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坚持以高质量立法服务高质量发展,构建民主科学依法立法新格局。围绕落实省委“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战略部署,突出生态文明建设、精准扶贫、全面创新和深化改革等重点领域立法,研究制定自由贸易试验区、企业和企业家权益保护、乡村振兴、沱江流域水环境保护等方面地方性法规,开展农田水利、林木采伐、节约用水等方面政府规章立法调研,建立健全立法协调评估机制,切实提升立法质量和水平。

坚持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推进行政执法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新格局。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在市场监管领域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建设全省统一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平合,完善随机抽查“一单两库”科学实施抽查检查,强化抽查检查结果公示运用,让行政执法行为在阳光下运行。构建完善的行政执法标准体系,提升行政执法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水平,实现“教科书式执法”。开展易发生社会稳定风险领域行政执法督查,坚决守住安全底线。

坚持法治宣传法律服务依法治理一体统筹,创建大宣传大服务大治理新格局。着力构建全面依法治省立体宣传体系,形成全过程跟进、全媒体融合、全平台发声的宣传态势。通过电视、报刊、广告牌、新媒体等多种渠道,省市县三级联动掀起全面依法治省宣传的高潮。整合法律服务资源,优化法律服务供给,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实体、网络、热线三大平台融合发展,让法律服务“抬头能见、举手能及、扫码能得”,真正实现“全业务、全时空”覆盖。全面开展基层法治示范创建,坚持以党组织为核心,深化自治、法治、德治有机融合,不断提升基层依法治理水平。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作为新一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中的主要涉改部门,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法治四川建设为总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切实履行司法行政各项职能,加快四川法治规划的研究制定,推进地方高质量立法,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深入践行“忠诚、为民、尚法、担当”的四川司法行政精神,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当好新时代司法行政工作答卷人,为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贡献司法行政力量。

作者系四川省委依法治省办主任,司法厅党委书记、厅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