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公安局特巡警支队各巡逻大队充分利用街面巡逻和接处警时机,积极主动开展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宣传普及活动,大力增强市民法律意识与自我防范能力,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治安环境。
10月20日,该支队巡逻四大队民辅警深入到辖区内的社区、学校等人员密集场所,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普法宣传活动,将法律知识精准送达市民心中。
普法进社区:聚焦养犬与噪音,共建文明家园
在绵州社区,民警重点围绕新修订的《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关于养犬和噪音扰民的法律新规开展针对性宣传。随着城市宠物数量的增加,养犬管理问题日益凸显,噪音扰民现象也时有发生,给居民生活带来诸多困扰。新修订的治安管理处罚法,针对这些问题作出了明确规定,为解决此类纠纷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依据。
宣传中,民警通过发放宣传资料、现场讲解、案例分析等方式,向市民详细解读了新规内容。对于养犬问题,民警强调,饲养动物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警告;警告后不改正的,或者放任动物恐吓他人的,处一千元以下罚款。违反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出售、饲养烈性犬等危险动物的,处警告;警告后不改正的,或者致使动物伤害他人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一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同时,民警提醒养犬居民,要文明养犬,及时为宠物接种疫苗、办理登记,外出时务必牵好狗绳、戴好嘴套,避免发生宠物伤人事件。
针对噪音扰民问题,新修订的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长期、故意干扰他人生活安宁即可追责处罚。民警结合实际案例,向市民介绍了常见的噪音扰民行为,如邻里纠纷中故意播放录音、使用震楼器报复,深夜拖拽家具,公共场合广场舞喧闹、唱歌未降噪等。民警呼吁市民在日常生活中要自觉遵守法律规定,避免制造噪音影响他人,共同营造安静、舒适的生活环境。
普法进校园:守护未成年人,筑牢成长防线
在绵阳七中城北校区,民警为同学们送上了一堂生动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律知识宣讲课。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家庭的幸福和社会的稳定。新修订的《治安管理处罚法》在未成年人保护方面作出了诸多规定,为未成年人的成长提供了更加坚实的法律保障。
针对校园欺凌这一社会痛点问题,新修订的治安管理处罚法明确规定,以殴打、侮辱、恐吓等方式实施学生欺凌,违反治安管理的,公安机关应当依法处理。民警通过案例分析,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校园欺凌的危害性,引导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坚决抵制校园欺凌行为。同时,民警还鼓励同学们在遇到校园欺凌时,要及时向老师、家长或公安机关报告,寻求帮助和支持。
许多市民表示,听了民警的法律宣讲,不仅学到了实用的法律知识,还增强了对法律的敬畏之心。一位社区居民感慨地说:“以前对养犬和噪音扰民这些问题不太重视,通过民警的宣传,我才知道这些行为都可能违反法律规定,以后我一定会更加注意自己的行为,做一个文明守法的好公民。”
(李亚捷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