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火车站旁的先行调解:铁路高压电击案背后的铁路安全变革

  
2025-08-08 16:13:15
     

陈彧雅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李欣璐 文/图

2025年8月7日,在成昆铁路越西站旁的司法调解室里,彝族汉子吉克某某用被烧伤的双手,在双方共同签署的25万元赔偿协议上按下红手印。一场持续大半年的触电伤害纠纷终于落下帷幕。这起致1死1重伤的案件,通过成都铁路运输第二法院的多元解纷工作站实现就地化解,成为司法服务文旅高质量发展、助推基层治理现代化的生动样本。


高压线下的悲剧:警示缺失引发的连锁反应

2024年11月18日,秋日的阳光洒在成昆铁路瓦曲苦点铁路桥上。彝族村民吉克某某与同伴吉古某某在瓦曲苦点铁路桥附近钓鱼时,因攀爬未设置警示标识的铁路设施遭遇高压电击,造成吉古某某当场死亡、吉克某某六级伤残的严重后果。司法鉴定显示,吉克某某全身多处损伤与2024年11月18日的外伤有直接因果关系,从受伤之日起误工期酌定90日、护理期酌定70日、营养期酌定70日。而吉克某某尚有已达退休年龄的母亲、两名未成年子女需要扶养。此外,因兄弟意外身故,留下的未成年侄子侄女也由原告抚养,家庭经济负担极重。

“现场没有警示标识,他们根本不知道头顶是高压线。”法官助理李银科翻看卷宗时发现,事故路段虽属铁路封闭区,但因历史原因村民通行已成为习惯。

经查询,成昆铁路上架设的接触网为高压线,电压达到27.5千伏。高压供电属于高度危险作业,造成损失应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本案中,原告吉克某某没有故意或不可抗力行为,依法应当由经营者承担责任。但案件涉及责任分担和吉克某某后续医疗费认定成为案件争议的焦点。

法官驻站破局:司法服务延伸到轨道旁

转机出现在成都铁路运输第二法院推行的多元解纷工作站。该院在成昆铁路越西段沿线设立多元解纷工作站,选派精通双语、熟悉民族政策的法官和法官助理驻点。李银科至今记得第一次调解的场景:“死者家属情绪激动,企业代表强调已尽管理责任,双方隔着长桌像对峙的火车轨道。”此后李银科改变策略,单独向原被告双方释法,四次组织原被告双方调解,最终促成两个被告共同赔偿伤者医疗费、残疾赔偿金等共计25万元。


“既要守护群众生命安全,也要保障铁路运营秩序。”成都铁路运输第二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苏青表示,成铁二院还通过司法建议、专题培训等方式,帮助铁路企业规范管理。2025年,针对审理中发现的铁路附属设施安全隐患、职工保密管理漏洞等问题,向相关单位发出司法建议6份,助力“平安铁路”建设。 2025年以来,先行调解成功率基本稳定在最高法院关于该项指标的合理区间,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从个案到治理:司法赋能文旅发展的成铁实践

25万元赔偿不是终点。调解结束后,成铁二院建议被告方增设警示标识并在原告受伤的地点做好安全防护和日常巡护。

法治动能正在转化为发展势能。随着铁路沿线安全环境提升,2025年“五一”假期(4月30日至5月5日),新成昆铁路凉山境内旅客到发量35.64万人次(发送17.84万人,到达17.80万人),同比2024年28.98万人次增长22.98%。5月4日,经停西昌西站动车达到80趟,到发旅客5.09万人次,创历史新高。

司法保障为"铁路+文旅"融合发展注入新动力。成铁二院的铁路沿线多元解纷工作站将矛盾纠纷化解从“事后裁判”转向“源头治理”,既保障群众权益,又为少数民族地区文旅发展筑牢法治屏障。据悉,该院正在将工作站模式推广至更远的地方,让司法护航的轨道延伸向更远方。

编辑:张晓雨   校对:何盈巧   审核:赵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