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餐洒漏被投诉怎么办?达州市司法局为外卖小哥送上普法套餐

  
2025-08-06 09:54:33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张磊

为深入开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法律援助“安心行动”,筑牢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法律防护网。近日,达州市司法局以定制化普法、精准化服务、长效化保障三项举措,到达州市某外卖站点开展法援服务暖骑士活动,为穿梭街头的骑手群体送上看得见、用得上的法律服务。

定制化普法 情景剧里解锁维权指南

达州市司法局在前期通过对骑手的问卷调研,精准梳理出交通事故责任认定、超时配送纠纷、社保缴纳规范等8类高频法律需求。活动中,达州市法律援助中心创新采用“案例情景剧+条文拆解+互动答疑”模式,让法律随着场景具象化。

在情景剧第一环节中,模拟骑手送餐途中与机动车剐蹭的场景,通过“事故现场取证—责任划分争议—保险理赔协商”的连贯演示,把“谁主责、怎么赔、证咋留”等关键问题演得明明白白;第二环节聚焦劳动权益保障,以“突发事故工伤认定时效”“未签合同拿不到工资”等真实案例为原型,用对话形式详解《劳动合同法》《工伤保险条例》内核心条款;第三环节通过“送餐洒漏引发投诉”的场景,解读《民法典》中“服务瑕疵责任界定”,让骑手秒懂“权责边界在哪”。

“原来事故现场拍这3张照片最关键!”情景剧中的细节演示,让骑手们直呼实用。

精准化诊疗 法律门诊对症开方

活动现场还设置了“法律诊疗台”,达州市法律援助中心志愿律师化身维权医生“坐诊接访”。针对2名骑手提出的“兼职与全职权益差异”“平台社保缴纳算法合规性”等问题,现场建立需求台账,承诺3个工作日内反馈书面法律分析。并为1名交通事故赔偿骑手开通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协助其准备相关材料。

活动现场为骑手解决实际法律困惑13件,同时还发放了《民法典》《法律援助法》《四川省法律援助条例》等手册、印有“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和全市法律援助机构信息的便民服务卡。工作人员还手把手指导骑手通过“达州司法”微信公众号,在“法律明白人”板块查法规、“以案释法”栏目学案例,实现“卡片随身带、手册随时查、热线即时问、线上随地学”。

长效化护航 权益保障常态在线

活动不止于“一次性服务”,更着眼“长效守护”。据了解,达州市法律援助中心开通了骑手法律援助绿色通道,每季度开展“驻点服务日”,派驻执业律师为骑手提供专属法律服务;探索搭建线上法律知识库,分类上传高频问题解答及相关法律文书模板;推动法律培训纳入骑手入职必修课,每季度动态更新法律需求清单,让“新问题”及时有“新解答”。

“以后不用等活动,随时能找律师问事。”外卖站点负责人对长效机制充满期待。

此次活动覆盖骑手150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720余份,既提升了骑手依法维权能力,更构建起“需求精准捕捉—服务靶向供给—效果持续跟踪”的新就业形态权益保障闭环。

“我们将以此次活动为起点,让法援服务跟着新就业形态走,让更多像骑手这样的劳动者,在奔波路上多一份安心,多一份保障。”达州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编辑:夏修露   校对:何盈巧   审核:刘祥玖 吴江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