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赖装穷当场被识破并拘留 三份生效法律文书20分钟全部“落地”

  
2025-08-01 12:28:07
     

许剑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雍剑波 文/图

“真没想到,这笔钱终于要回来了,法官,谢谢你们!”申请执行人王某接到执行法官电话时,难掩激动之情。

8月1日,记者从邻水县法院获悉,邻水县法院在执结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的同时,还执结了被执行人熊某涉及的另两起刑事罚金案件,让三份生效法律文书全部“落地”。


两次毁约  “没钱”?

王某与熊某原系朋友关系,熊某因资金周转困难向王某借款30000元,经王某催收,熊某仅偿还欠款5100元。后王某又多次联系熊某还款,熊某均以“过几天”为由拖延,甚至玩起了“失踪”,无奈之下王某将熊某诉至法院。

双方经调解达成协议:熊某分期偿还王某借款本金24900元,每月还款5000元,直至借款还清为止。然而,调解协议生效后,熊某仅履行5000元便不再按约还款,王某遂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双方再次达成和解:熊某尚欠王某19900元,由熊某当场支付2000元,余下欠款分4次还清,王某自愿撤回本次执行。

但当法院解除对熊某的强制措施后,熊某还款11900元,便再次以“没钱”为由拒不履行剩余款项。

大额流水  “哭穷”?

面对熊某的“无赖”行为,王某向法院申请恢复强制执行。执行法官深入调查发现,熊某名下不仅无可供执行的财产,甚至还关联两起刑事罚金案件,三个案件总金额共计17200元。

2025年7月,王某相约熊某到法院协商,熊某大谈生活艰辛:“我现在待业在家,确实没有钱,生活都是靠父母帮衬......”然而,熊某穿着名牌衣服、抽着名贵香烟,与其所述状况大相径庭,引起执行法官高度警觉。

经搜查,熊某使用的微信账户仅半年时间,流水高达20余万元,2024年流水更是超过70万元;其随身携带现金340元、汽车钥匙一把……

“你这像是没钱的样子吗?你知道你的行为已经涉嫌违法了吗?”面对执行法官的严肃质问,熊某仍试图狡辩:“额……这是我过年的时候去车站上班,他们通过我的微信过了一下账。”


碰真动硬  “我还!”

见状,执行法官严正告知熊某:“如果你仍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我们将依法对你作出司法拘留、罚款的处罚,甚至追究刑事责任!”

可熊某仍心存侥幸,声称无力解决。

鉴于熊某明显具备履行能力却拒不履行还款义务,执行法官依法对熊某作出拘留15日、罚款1000元的处罚决定。

在送拘过程中,熊某意识到法院是“动真格”的,迫于执行压力,熊某急忙向执行法官表示自己认识到错误,愿意还款,并随即联系亲友,不到20分钟,熊某将三个案件的案款17200元及1000元罚金全部履行完毕。

从刻意规避到全部履行,从一案僵局到三案全结,此次高效执行有力彰显了司法权威。下一步,邻水县法院将继续保持高压态势,依法精准运用强制措施,切实提升执行工作质效,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和满意度。

编辑:夏修露   校对:何盈巧   审核:刘祥玖 吴江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