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十大法治人物”走进高墙 解锁民警的“心理柔术”

  
2025-07-29 18:08:33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李季 实习生 赵语含 崇州监狱供图

晨光爬上崇州监区岗亭时,指挥中心的调度声已清晰响起;值班民警揉着发沉的太阳穴,翻开新一天的工作台账——这是崇州监狱民警再寻常不过的清晨,在日复一日的坚守里,藏着不为人知的压力……

如何守护好自己的“心灵港湾”?7月25日,2023年度“四川十大法治人物”、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四星级心理工作室负责人皮志兰走进崇州监狱,以“呵护心灵港湾·共筑藏蓝梦想”为主题,把温暖和专业,揉进了这场干货满满的“琴鹤讲坛”里。


“长期加班后的疲惫感、处理纠纷时的紧张感,都是正常反应,关键是怎么‘解码’它。”皮志兰的开场白像一杯热乎的茶,瞬间把距离拉近了。她从生理、行为、认知、情绪四个维度,带着大家做了次“压力自测”——“最近是不是总失眠?”“遇到突发情况会不会容易烦躁?”一个个扎心又真实的问题,让大家慢慢“看见”自己的压力信号。

结合监狱民警的工作环境、人际互动和自我发展实际,她又把压力来源拆成了“看得见的结”,再手把手教大家“组装”减压工具:建立身边的支持系统、培养能投入的兴趣爱好、用时间矩阵分清工作轻重缓急……“原来压力不是‘敌人’,是身体在喊‘我需要调整啦’!”有民警听完眼睛一亮,“压力太少会懈怠,太多又扛不住,学会和它‘和平共处’,才是真本事!”

“刚才模拟谈话时,语气太硬、表情绷得像块石头,难怪对方听不进去。”情景模拟环节,民警老王摸着后脑勺笑了,在场的人也跟着乐——这场“实战演练”把工作中的个别谈话、同事沟通搬上了台。


新警小冯试着用刚学的技巧开口:“遇到这种事,换作是我也会着急,我特别理解……”原本剑拔弩张的“冲突”,瞬间软了下来。“沟通不是‘我要说服你’,是‘我懂你的不容易’。”皮志兰总结得特实在,“咱们民警执法要有力度,但‘心理柔术’也不能少——换个说法、软个语气,工作可能就顺了。”现场笑声不断,不少民警感慨:“换种说话方式,工作真的能事半功倍!”

“现在请闭上眼睛,想象自己走在一片安静的森林里,阳光透过树叶洒在地上,风里有青草和花香……”轻柔的音乐响起,皮志兰的声音像一阵风,全场民警跟着闭眼体验“正念呼吸法”。不过几分钟,不少人紧绷的肩膀悄悄松了下来。

除了“慢调节”,她还带来了能随时用的“快技巧”:手指放松操、办公室微运动、积极心理暗示,甚至是写封“漂流瓶”信给自己……“没想到3分钟就能‘回血’!”民警小王跟着做完手指操,感觉身体明显松弛下来。皮志兰笑着提醒:“心理调节和健身一样,不用追求‘大强度’,每天‘少量多次’,效果才持久!”

编辑:夏修露   校对:何盈巧   审核:刘祥玖 吴江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