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霍县法院朱倭法庭以“红炉天平”党建品牌为引领,将枫桥经验与涉藏地区法庭特色深度融合,针对家事审判案件居多的特殊现状,利用该院“双语双文化”人才优势,探索《家庭教育促进法》《未成年保护法》本土化实施路径,切实提升家事审判工作与未成年保护水平,为万千家庭守护幸安宁。
巡回收案+流动审判 把公平正义送到群众家门口
法庭以常态化“巡回收案+流动审判”模式,从坐堂问案到上门办案,主动将司法服务延伸到农牧区深处。在农牧民采挖虫草等节点骑马或驱车深入偏远村落设立临时收案点,利用群众午休等空闲时间开展“法治坝坝会”“午间调解”,确保农牧民诉讼、生产两不误。
针对当地本土文化浓厚等特点,配备了解乡土风情及乡规民约的双语法官开展普法及调解工作。半年来,巡回办案化解矛盾纠纷12件,实现“纠纷在哪里,法庭就开到哪里”。
柔性司法+亲情修复 让家事调解更有温度
立足本土家事案件特点及熟人圈子文化,法庭构建“调解优先、情感疏导、定期回访”的柔性解纷机制。
成立由法官、妇联干部、乡贤组成的“红炉调解团”,采用圆桌式“家庭会议”调解法,针对涉未成年人案件进行入户指导,帮助家长及监护人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促成92%的家事案件调解结案。与辖区乡(镇)党委政府、派出所、司法所建立联动的“2所1庭1中心”的“211”工作模式,将8起可能激化的矛盾化解在诉前。
守护成长+判后回访 为未成年人撑起法治蓝天
法庭将未成年人保护作为重点工作,构建“判前调查+判后回访+长期帮扶”的全链条守护体系。联合“正义雪莲”女子审判团队建立3份未成年人成长档案,定期走访学校、家庭。推动建立校园霸凌零容忍制度,开展“雪莲护蕾”活动9场,覆盖辖区所有中小学,用藏汉双语通过案例式教学,惠及师生1200余人次,为家庭、学校助力构建科学有效的价值观引导机制,帮助家长及未成年人树立法治信仰,切实筑牢高原牧区的未成年人保护屏障。
朱倭法庭立足“一庭一品牌”创建工作,通过“巡回办案+柔性司法+成长守护”模式,将法庭搬到农牧区院落、把调解融入亲情纽带、让法治护航未成年人成长。用“双语调解”“家庭会议”等举措,自觉做民生司法保障的有心人,真正让司法服务成为群众家门口的温暖守护。
(沈龙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