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碉下的的家音——丹巴县法院美人谷法庭家事审判团队牧区普法记

  
2025-05-16 16:13:21
     

丹巴县,青藏高原东南缘的“地球之花”,境内高山耸立,峡谷深邃,从河谷攀援而上,一山有四季的景象,道路两侧的树木颜色不断变化。莫斯卡牧业区,海拔4000米,是丹巴春意最为姗姗来迟的地方。白居易在诗里写的“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在莫斯卡牧业区化作劲草仍未出的黄色草原和皑皑雪山。


晨光熹微中的司法“远征”

清晨的丹巴县城还笼罩在薄雾中,丹巴县法院美人谷法庭家事审判团队的5名干警已整理好法治宣传资料,坐上了开往莫斯卡牧业区的车。

"今天要给牧民们送上‘法治大礼包’,可不能让他们等久了。"丹巴县法院美人谷法庭庭长腊梅轻拍着装满普法手册和儿童文具的后备厢,眼角眉梢满是期待。

车轮碾过蜿蜒的盘山路,窗外的海拔标识不断攀升,连绵雪山下的草原带着牛羊和黑帐篷闯进眼帘。途中,干警们反复核对宣讲内容,只为让偏远牧区的群众听得懂、用得上。

幼儿园里的法治启蒙课

"呀!法官妈妈这次带来了彩色铅笔!"美人谷法庭的干警们刚走进幼儿园教室,孩子们一瞬间围了上来,眼睛亮晶晶地盯着干警们手中的《儿童安全自护绘本》。

腊梅蹲下身,用藏语轻声讲解道:“知道吗?法律就像彩笔,能让我们画出平安的生活……”4岁的央金攥着新铅笔,奶声奶气地总结道:“法绘美好生活。”

阳光透过木窗棂,洒在孩子们的笑脸上,在童心里埋下一颗颗纯洁的“雪莲种子”。美人谷法庭的干警们是这所幼儿园里的常客,每年开学季都会带着文具和法律小知识来这里“作客”。

草原上的女性权益课

正午的太阳烤着雪山,“家事审判进牧区,法治阳光暖万家”的横幅在山间拉开,猎猎作响。牧民们三三两两地聚到法治宣讲处,以地为席盘腿坐下,高原紫外线在她们的颧骨烙下红晕。

法庭干警随即切换“美人谷法庭家事审判团队”身份,讲起跟家庭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民法典中关于夫妻共同财产的条款,妇女权益保障法中关于保护妇女权益的要点……精通藏汉双语的腊梅更是以案释法,讲述发生在牧区的家事纠纷真实案例。

“法律就像牧场里坚固的围栏,专门挡住那些伤害人的坏行为,遇到动手打人的事儿,千万别忍气吞声,赶紧找法律‘牧羊犬’撑腰!”牧民们时而蹙眉沉思,时而互相低语。

虫草山下的防骗课堂

眼下正值虫草采挖季,干警们又辗转来到虫草营地,再续与牧民们的“雪山之约”。

大家盘腿围坐,腊梅翻开《虫草采挖宣传册》,用娴熟的藏语开启宣讲:“法律不是冷冰冰的条文,是帮大家护好草场、过好日子的规矩。大家在进行虫草交易时,一定要签书面协议,转定金必须按手印!"牧民连忙感慨:“去年就有人被口头承诺骗走血汗钱,这堂课来得太及时咯!”

在全面解读虫草交易相关的法律条款后,腊梅进一步延伸:“法律不仅是行为的边界,更是文明的指引。”她以青藏高原生态脆弱性为切入点,深刻阐释了过度采挖对草场退化、水源涵养能力下降的连锁影响,强调“可持续采挖”。一旁的牧民连忙掏出手机,给正在山上采挖虫草的儿子发语音:“挖虫草要记得随挖随填,法庭的人说了,绿水青山才是长远的金虫草。”

不远处,牧民的两个小孙子拿着美人谷法庭家事审判团队的定制宣传袋端详,看着袋子上“相亲相爱一家人”的卡通图案,他们激动地喊道:“这个袋子很适合装虫草,我要让阿爸用这个袋子装满虫草,装上一家人的幸福!”

在离天最近的地方播种法治,就像虫草生长——等待着破土而出的春天……

暮色中的返程札记

雪山和蓝天倒映在水塘里,静默不语;牦牛带着新出生的小牛游走,土拨鼠探头探脑地张望;连接天际的是奔涌向前的河水,而脚下的土壤里正在孕育新生的牧草。

“看到牧区妇女眼里燃起的光,听到孩子们念法治顺口溜的童声,才明白3个小时车程的颠簸,是司法最温暖的丈量。”美人谷法庭家事审判团队正用脚步编织着高原法治网——从幼儿园到草场,从帐篷到雪山,让法律不再是枯燥的条文,而是触手可及的安全感。

焦前瑞 文/图

 

编辑:谢梦吟   校对:何盈巧   审核:刘祥玖 吴江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