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盛雄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俞阳
近期,在绵竹市法院开展违反财产报告制度专项整治行动中,一起旷日持久的民间借贷执行案件被该院成功执结,顺利兑现了当事人的胜诉权益。
2018年6月,被告杨某某与任某某民间借贷纠纷一案经绵竹法院依法审理后判决由被告杨某某向原告任某某偿还借款本金5万余元。判决生效后,杨某某未履行偿还义务,原告任某某于2018年10月申请强制执行,执行过程中,双方达成了分期偿还和解协议,任某某撤回执行申请。然而,出乎意料的是,杨某某并未按照和解协议履行还款义务。
2019年2月,任某某再次向法院申请恢复执行。遗憾的是,由于杨某某名下并无可供执行财产,且任某某也未能提供有效的财产线索,法院依法裁定“终结本次执行程序”。此后数年间,任某某多次要求杨某某还款,杨某某要么借口推脱,要么作虚假承诺而不兑现,要么直接避而不见。
今年4月的一天,任某某家属偶然发现杨某某在德阳市区的行踪后立即拨打“执行110”请求出警,绵竹法院执行干警闻令而动,短短2小时内即将杨某某强制拘传到位。面对执行法官的询问,杨某某仍然含糊其词,甚至当场打起“太极”,拒不透露自己的财产状况。
在执行法官依法调查出杨某某微信等账户近三年来平均每年有数十万元的支出流水后,杨某某仍尝试为自己多年未能履行到位找借口、谈条件,并再次故技重施向任某某开空头支票。对于试图浑水摸鱼的杨某某,执行法官认为其行为不仅严重损害了申请执行人任某某的合法权益,更对司法秩序和法律权威形成了公然挑衅,几度劝说无效后果断“出手”,依法对其作出司法拘留15日的处罚决定,让杨某某为自己的“赖账行为”付出应有代价。
当杨某某被法警带上手铐送进看守所时,他终于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表示将尽快筹钱以偿还这笔拖欠多年的账款,争取早日重获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