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曾昌文
4月22日,记者从成都市新津区法院获悉,该院近日通过“跨省联动+云端执行”双轨模式,执行干警千里追击、科技赋能攻坚,在云南省威信县法院全力协助下,成功化解一起历时六年的买卖合同纠纷,促成被执行人当场履行。
原告于2016年起向被告曾某提供生鲜猪肉,双方之间形成口头买卖合同关系。合作期间,曾某拖欠原告从2017年4月至7月的猪肉款未支付。2018年1月,曾某向原告出具《欠条》载明将于2018年12月归还所有欠款共计46.96万元。到约定日期后,曾某未能按时履行,原告遂将曾某诉至新津法院。
新津法院依法判决曾某向原告支付货款46.96万元及违约金,但曾某仍未履行。2021年,原告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执行过程中,法院查明曾某名下无可供执行财产,并且频繁更换联系方式、在多地躲避,案件执行一度陷入僵局。
4月13日晚19:30,新津法院“执行110”接到紧急线索:消失三年的曾某在云南威信县某地出现。新津法院执行局当即启动跨省执行预案,一边第一时间向成都中院“执行110”报告,一边联系云南威信法院请求协助。
由于跨省执行,警情紧急,在报院领导审批后,3名执行干警于次日(4月14日)奔赴威信县。与申请人取得联系后一起寻找曾某,但由于多种原因无法找寻到曾某行踪,执行干警在返回前向威信法院送达了协助拘传、拘留通知书,并请求威信法院后续协助拘传。
4月17日8:00,申请人再次联系“执行110”,反映已经控制了曾某并一起到了威信法院。新津法院立即启动“云执行”应急机制,通过“一张网”诉服功能和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平台,在线上对该起案件进行执行,实现新津、威信、申请人、被执行人四方实时互联。执行法官现场视频连线,通过对被执行人高压态势和法律释明。经过近4个小时的线上工作,双方达成执行和解协议,当场履行20万元,并就剩余债务制定分期履行方案。
新津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该院将秉持全国法院执行“一盘棋”协同作战理念,抓联动、聚合力,抓治理、破难题,抓提能、强队伍,继续深化“执行110”实质化运行,以实际行动维护人民群众胜诉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