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13届古楼桃花季活动期间,国家税务总局西充县税务局将税收宣传“搬”进了景区。围绕“税收·法治·公平”主题,一场“接地气”的税宣活动在花海中展开,吸引了不少游客和村民驻足参与。
“桃林税课” 政策宣讲有了新场景
“大家知道买桃花酥能开发票吗?扫码付款后记得向商家索取发票,这是维护权益的重要凭证!”在景区核心区的“桃林税课”摊位前,税务干部任泉林举着一盒当地特产桃花酥,向游客们讲解发票知识。她身旁的展板上,用漫画形式展示了虚开发票的法律后果,引得游客纷纷打卡拍照。
古楼镇是川东北知名的“桃经济”特色镇,每年桃花季带动旅游收入超千万元,衍生出的桃花酥等产业更是当地农户的重要收入来源。但税务部门调研发现,不少小商户对发票开具、免税政策等知之甚少。“景区人流量大,正是普及税法的好时机。”西充县税务局古楼税务分局谭又铭介绍,今年他们特意将政策宣讲融入消费场景,用“实物+案例”的方式提升宣传效果。
活动当天,税务人员共发放政策手册500余份,现场为23户商户解答了涉税疑问。
“法治盲盒” 让税法知识“活”起来
“恭喜抽中‘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题’!请回答:子女教育扣除标准是多少?”在景区广场的“法治盲盒”互动区,大学生游客陈欣转动转盘抽题,答对后获得了一枚桃花形状的税宣书签。这种“答题兑奖”的模式吸引了不少年轻人排队参与。
“题目设计紧扣民生热点,比如个税汇算等,答错还有税务干部现场讲解。”活动策划者、税务干部唐荣指着盲盒道具介绍。为了增强趣味性,团队特意将税法条文转化为情景选择题,比如“直播卖桃要交税吗?”——这些问题直接关联古楼镇蓬勃发展的电商和合作社经济。
村民刘大姐在答题中弄清了“合作社免税额度”的细节,拉着税务干部算起了账:“去年我们合作社销售额80万元,按政策不用交增值税,但明年扩大到200万元就得注意了!”游客吴峰感叹道:“这种互动能让抽象的法条变得可感可知,比单纯发传单效果好得多。”
“诚信纳税签名墙”:征纳互信的生动注脚
古楼桃文化博览园外,一面特别设置的“诚信纳税签名墙”格外醒目,税务人员以“古贤重信、今人守诺”为主题,向过往游客以及周边商户发出合规经营、诚信纳税倡议,宣讲纳税信用评价等政策,并曝光虚开发票、偷逃税款典型案例。
“信用等级高的商家能开发票优先、贷款优惠,这就是‘诚信纳税’的好处!”税务干部向围观游客解释。“A级纳税人能享受绿色办税通道,这诚信‘金字招牌’比桃花更珍贵!”经营鑫达柠冷热饮的李女士在“诚信纳税签名墙”上郑重签名。
活动还设置了“税费服务体验师”环节,邀请游客扮演“税务人员”,模拟为商户核定税款。“明明差不多的销售额,为什么他家不用交税?”“原来是小规模纳税人季度30万以内免增值税!”——体验者通过对比,直观感受到税制的公平性。
税惠春风助力打造“桃经济”升级版
近年来,古楼镇的“桃产业链”持续延伸,从种植拓展到深加工、文旅,涉税需求也日益多元。此次税宣活动中,税务部门专门针对桃农、民宿业主等群体开设了“定制课堂”。
电商服务站里,青年干部手把手教农户操作手机代开发票;在桃木工艺品工坊,企业会计正在翻看申报文创产品增值税即征即退宣传册,“申报文创产品即征即退时,千万要把税目选准‘文化创意服务’而不是‘木制品加工’哦!”税务人员在旁提醒道。
夕阳西下,桃花季首日税宣活动落下帷幕。留言本上写满了建议和感谢,一位农户的留言尤为醒目:“以前觉得税法远在天边,今天才发现它近在眼前,就像这桃花,看着美,结出的果子更甜。”
(何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