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理塘,每年4月底至6月中下旬,被誉为“高原软黄金”的冬虫夏草进入采收期。理塘县作为四川最大的虫草产区和交易集散地,每到此时,近5万人会毅然走进海拔4500米以上的大山,开启“淘金”之旅。对于当地农牧民群众而言,冬虫夏草是大自然慷慨的馈赠,更是致富增收的重要渠道。
然而,这条充满希望的虫草采集之路,并非一帆风顺。高原天气瞬息万变,雷电天气就像隐藏在暗处的“杀手”,时刻威胁着采集群众的生命安全。特别是在理塘的阿加沟、阿沙沟、达森卡、森根龙巴、莫合、曲汝塘、俄金、坚琼、森根玛、郎达山等10个平均海拔超4500米的虫草采集区,这些地方是雷电灾害的高发地带。近年来,采集群众遭到雷击的事故时有发生,每一次事故都像一记重锤,敲打着每一位采集者的心。
曲登乡的扎西拉姆至今难忘那惊魂一刻:“有一回,我正在山上找虫草,突然乌云密布,紧接着就是电闪雷鸣。我当时吓得腿都软了,周围又没有可以躲避的地方,只能拼命往山下跑。那种感觉,就像死神在后面追着我,太可怕了!”这样的经历是许多采集者挥之不去的阴影。
面对如此严峻的安全隐患,理塘县人民检察院“绿色格聂”公益诉讼检察室立即响应。3月末,他们会同县应急管理局、县气象局以及有关乡镇,实地查看虫草采集点、临时居住场所和集中采集区域的情况。同时,邀请县气象局对虫草采集点进行雷击风险评估,结果证实这些地方确属雷击高风险地带,却无任何防雷措施,整改迫在眉睫。
4月4日,一场多方磋商紧锣密鼓展开。理塘县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部门牵头组织县应急管理局、县气象局及有关乡镇负责人共商对策。“保障群众的生命安全是我们的首要职责,我们一定会全力配合,把这项工作做好。”应急管理局负责人铿锵表态。县气象局的专家也提出了专业的建议:“根据我们的评估,这些地方需要安装合适的避雷设施,并且要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为了将磋商达成的共识落到实处,4月8日,理塘县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部门与有关部门将此事向县政府分管安全生产的领导进行了详细汇报。分管领导高度重视,当即表示:“虫草采集是群众增收的重要途径,我们必须要保障他们的安全。要把虫草采集点避雷防灾设施纳入全县应急系统建设中,统筹谋划,共同推进。”副检察长唐明也坚定地说:“我们检察院一定会充分发挥检察职能,持续关注虫草采集点的安全生产问题,为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
这一系列的行动,让采集群众看到了希望。甲他激动地说:“感谢检察院的同志,你们真是为我们办了一件大好事。以后再去采虫草,心里就踏实多了。”
此次虫草采集点避雷隐患排查专项行动,是理塘县检察院践行“检护民生”的生动实践。在未来的日子里,理塘县检察院“绿色格聂”公益诉讼检察室将继续坚守岗位,密切关注虫草采集点的安全生产问题,以实际行动诠释检察担当,让每一位虫草“淘金者”都能在安全的环境中收获希望,让高原的馈赠真正成为群众致富的幸福源泉。
来源:理塘县检察院